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和合文化”:中國當代外交裏的傳統智慧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4日 16:11 來源:新華社
    專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常愛玲 劉東凱)“和”與“合”這兩個普通的漢字,幾千年來一直在博大淵深的中國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今天,對於日益繁榮的中國而言,“和合”已經成為其對外交往事務中的一個準則。

  “中華民族在對外交往中,崇尚親仁善鄰,主張和而不同,追求普遍和諧。”中國外長李肇星這樣闡述中國如何與別國相處。

  “和而不同”出自孔子《論語》,意思是説個性行為雖有區別,但君子之間卻能夠和諧共處。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張立文4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和而不同”是中國傳統“和合文化”的重要內容。

  他説,“和合”一詞指的是兩種以上不同要素的協調、結合、融合與和諧。“‘和合文化’是中華民族自我發展和追求和諧生活的精神支柱,奉行以此為出發點的外交理念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發展的必然。”

  痛感中國近代以來深受列強欺壓蹂躪,從鄧小平、江澤民到胡錦濤,幾代中國領導人總是不斷重申這個發展中大國對和平的渴望。

  國家主席胡錦濤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大會上講話時説:“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飽嘗戰禍之苦,深知和平之寶貴。”“中國永遠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國過去不稱霸,今後也永遠不會稱霸。”

  事實上,綜觀中國近年來在面對分歧時的表現,不難看出“和合思想”的體現。

  在最為複雜的邊界問題上,本著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精神,中國已與14個鄰國中的12個簽訂了邊界條約或協定,劃定邊界約佔其22000多公里陸地邊界總長的90%。此外,在一些存在爭議的領域,中國創造性地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針,並積極付諸行動。目前,中國已與越南、菲律賓達成了礦産資源合作開發協議。

  在國際舞臺上,中國人也以自己的行動證明,中國不是現秩序的挑戰者,而是參與者。

  繼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同俄羅斯和中亞國家建立了上海合作組織,同東盟舉行“10+3”對話,積極採取措施改善與周邊鄰國特別是與印度的關係,在全球反恐戰爭中與美國有效地配合,恢復和發展了與歐盟的關係,積極斡旋和平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

  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長鄭必堅説:“中國是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國主張用改革的方式而不是暴烈的手段來建設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如果看不到中國領導層的這些順應世界潮流的重要理念、核心理念,就會對中國在21世紀的根本走向發生嚴重的戰略誤判,其結果將會犯歷史性錯誤。”

  上個世紀20年代,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在他的《中國問題》一書中寫道:“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為需要。這些品質中我認為和氣是第一位的。”這種品質“若能夠被全世界採納,地球上肯定會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祥和”。或許,羅素對“和合文化”的樸素理解能夠折射出這種思想對協調現代國家關係的現實意義。(完)

責編:陳桑桑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