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05日 11:43 來源:環球時報
| |
8月1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戴秉國(右)與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在對話前握手。 |
環球時報消息:中美8月1─2日在北京舉行的首次戰略對話,給北京活躍的外交舞臺再添巨大的亮點。它給所有關注中美關係的人,提供了新的坐標。在美國的固有思維裏,戰略對話只能在美國與盟國之間進行,因此美方將此次對話稱為“高層對話”(seniordialogue)。但中國媒體都直呼其為“戰略對話”,因為無論首輪對話的內容還是形式,都完全符合“戰略對話”的性質。由於同時在北京舉行的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吸引了眾多的注意力,中美戰略對話的出現,使北京成為本週世界上談判和交流意見最集中的場所。
佐利克感嘆:要談的太多了
有關此次對話的具體內容,透露出來的消息很少,只知道兩方代表團分別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戴秉國和美國常務副國務卿佐利克領隊。雙方代表數十人面對面坐在釣魚臺國賓館裏舉行會談,從照片上看氣氛比較輕鬆。8月2日,中國外交部美大司官員表示,這是中美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對話,大家坐在一起,講一些心裏話,談談你怎麼想,我怎麼想。
2日下午,佐利克原定在美國駐華大使館舉行的新聞發佈會推遲了,聽説是因為中國外交部部長李肇星與佐利克的對話超過了預定時間。新聞發佈廳內擠滿了國內外各媒體的記者,足有100多人,許多人只好站著。佐利克任貿易代表時也曾在此地舉行過新聞發佈會,但這樣的盛況是以前沒有的。
17時5分左右,佐利克終於出現了。當在場記者迫不及待地問起此次戰略對話是否談到六方會談或人民幣匯率問題時,他説,這次來中國談了很多問題,你提到的都談了,還談了許多其他的重要問題,比如亞太安全、能源、貿易、人權等。他説,我這次來不是貿易代表的身份,而是高層對話者的身份,我們這次來有一個全景式的目標,就是希望通過對話把中國“納入全球體系”。因為中國和美國一樣,是個大國,美國期待與中國更好地合作,同時也期待中國在繼續發展國內經濟的同時,能夠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充分的作用”。記者注意到,佐利克在講話中多次提到了“戰略”這個詞,特別是説到兩國利益的時候。
佐利克還表示,今年年內希望在華盛頓能夠再進行一次這樣的對話。他説此行跟中國官員談的時間都比較長,感受最深的就是,中美要談的太多了,中美之間有太多工作要做。
美國對會談很重視
佐利克被認為是“布什內閣中一位非常具備戰略頭腦的高官”。此人是哈佛法學院的高材生,有豐富的從政和從商經驗,擔任常務副國務卿之前,他是美國貿易代表,曾參與中國的入世談判。
佐利克的好友、眾議員羅伯特?埃爾斯沃思向本報透露,佐利克此行之前曾頻繁地往返于白宮與國務院,向布什總統請示中國之行“該説些什麼,不該説些什麼”。談到為何要進行中美戰略對話,他説,在許多美國人看來,中國從古代就形成了外交大戰略,對他們構成了挑戰,因此美國一直“重視中美關係以及中國所實行的政策”。他還表示,不少美國議員跟他本人一樣,都希望佐利克能通過與中國不同領導人間的接觸,構建一條“更富有建設性的對話渠道”。
美國人在中國問題上的焦慮或許是很多中國人想不到的。波士頓大學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教授稱,戰略對話可以使美國進一步了解中國的發展方略。他説,中國近年來以一種“十分獨特、令美國人難以理解”的方式取得巨大經濟成就。崛起中的中國將何去何從,將如何使用自身的巨大影響力,是否會落入“強國必稱霸”的傳統模式等,均是美國決策者的巨大疑問,而這些都需要通過戰略對話解決。
美前駐華大使芮效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進行戰略對話是美國維護其亞太和全球戰略的需要。現在美國認為中國的發展對其在亞太的利益構成了挑戰,戰略對話將增進彼此的政治互信,減少在台灣和朝核等問題上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同時,對區域內的其他國家來説也是福音,因為那些小國不必擔心因捲入大國衝突而被迫選擇“站隊”。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貝茨認為,戰略對話也是美國國內政治的需要。今年以來,美國內“中國威脅論”明顯抬頭,布什政府在人民幣匯率、經貿、台灣等問題上面臨來自國會的巨大壓力。處理好日益複雜的美中關係,減少影響兩國關係發展的阻力,是布什政府的當務之急,同時也為今年下半年中美兩國元首互訪創造必要的政治氣氛。
各國媒體很關注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塔斯社等世界傳媒都對中美此次戰略對話給予了關注。路透社的報道稱,“中美戰略對話為的是控制它們之間越來越複雜的關係,在緊張的兩國關係中尋求平衡”。美聯社的視角與路透社差不多,也稱,這一定期對話機制將有助於“緩解兩個大國之間的貿易和軍事摩擦”。澳大利亞“亞洲脈搏”新聞網的評價要輕鬆些,認為這是繼前一段頻繁的高層互訪之後,中美關係達到的又一個“新高度”。
作為中國的鄰居,印度人對於中美戰略對話關注度不低。《印度教徒報》8月2日在國際版的頭條對該事件作的報道非常詳細,把對話的來龍去脈和會談內容都作了介紹。印度《政治家報》還配發了法新社拍攝的戴秉國和佐利克握手的照片。
印度國防與分析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謝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戰略對話堪稱中美關係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這意味著中美之間可以在談判桌上逐一擺明自己的問題,然後本著建設性的宗旨去商討解決分歧的辦法。
日本時事社8月2日引述中國外交部官員的話説,首次中美戰略對話具有相當的建設性,既有助於促進雙方的互信和合作,也有助於將來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熟悉日本媒體的人都知道,時事社轉述中國外交部官員的話,表達的是對這種説法的認可。日本專家認為,儘管日中之間存在種種摩擦,但日本在地區穩定的問題上需要中國,更何況前不久美國國務卿賴斯訪問日本時,曾親口對小泉首相説,美國重視與中國的戰略對話。
新加坡《聯合早報》連續兩天報道中美戰略對話,8月2日的報道以《中美關係可望迎來蜜月期?》為標題。文章説,隨著中美在北京舉行首次戰略對話,以及朝核問題、人民幣升值等美國關注的熱點問題得到緩解,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美國總統布什可能在今後幾個月實現互訪,中美關係可望迎來一個新的蜜月期。
解決兩個大國的猜忌問題
究竟什麼叫戰略對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説,戰略對話的特點是“超越具體事務”。他説,戰略對話離不開具體問題,但不是為了解決具體問題,而是從具體問題出發,談其背後的戰略意圖。比如談能源問題,雙方要談的是兩個能源消費大國如何共處;談美日安保協定,中方要問的可能是它究竟是不是針對中國。而且,戰略對話也不局限于兩國關係,還會談到很多全球和地區性的議題。因此,這種對話一定是撇開外交辭令,彼此真心實意交底的。
金燦榮説,此次戰略對話要解決的是一個超級大國和一個崛起中的大國的戰略猜忌問題。雖然消解戰略懷疑,建構戰略互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一次戰略對話無疑具有開端的意義。
金燦榮説,這次對話是在兩國領導層的積極努力下促成的。具體説,去年11月胡錦濤主席和布什總統在參加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時就此事達成共識,賴斯國務卿今年初走馬上任後對此事的落實十分上心,通過外交渠道進行多次磋商後最終敲定的。不過不要忘記這裡有個大背景,那就是中國的迅速發展。從現在的世界和地區格局來看,很多戰略問題美國“不和中國談還能和誰談?”中國的發展也引起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懷疑,如果不加以消解,就會給中美關係的發展帶來巨大的障礙。中美之間很多問題都是由於戰略誤判造成的,所以消除敵意、化解心結至關重要。
金燦榮説,其實中美之間的高層對話已經非常頻繁,層次也很豐富。雙方已建立起了商貿對話、防務磋商、人權對話、反恐合作、能源政策對話等部長或副部長級的交流機制。但是,所有這些對話都局限在某個領域或者只談某個議題。兩個大國之間,還缺少在重大的核心戰略上相互交底的高層信息溝通機制。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就是對兩國之間高層對話機制的補充和深化。 本報駐美國、日本特約記者 文車 張莉霞 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任彥 本報記者 程剛 李宏偉
責編: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