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03日 17:13 來源:
日前,全國村幹部廉潔自律建設專項督查調研組,分赴河北、江蘇、青海、湖南等8個省進行了督查調研。這樣大規模的督查調研村幹部違法違紀,在近些年尚屬首次。(8月2日 人民網)
確實,近年來村幹部違法違紀現象已明顯呈上升趨勢,並直接影響到了基層政權建設。據湖南、遼寧兩省紀檢監察部門提供的數字表明,2003年以來,湖南省共立案查處村幹部違紀違法案件2996件;2004年以來,遼寧省共立案查處村幹部違紀違法案件2975件。當然,這僅僅是查出的案件,尚未查出的更是難以預料了。
村官成為腐敗的高危人群,這無疑是反腐中的一種新動向,必須引起高度警惕。剖析其滋生的原因,有社會環境的教化作用,但更關鍵的還是與村官長期遠離法紀、黨紀監督有關。
村官,最不起眼的官員,也是職務最低且是我國惟一的“兩棲”官員,既務公又務私,辛苦、清廉而又易得罪人,平時不過吃了幾餐百家飯、抽了幾包感謝煙,難以與腐敗挂上邊。因而,有關職能部門監督的視野,總是游離在村官之外,從思想上放鬆了對村官應有的警覺。
更重要的是,多頭管理直接導致了村官的腐敗。現有法律沒有真正明晰村官到底由誰管,從行政體制和歷史沿革看,村官由鄉鎮管;從選舉看,當地民政部門有管轄權;從組織建設上看,組織部門也可管;而村級財政,又由經管部門管等等。七八個部門管理一個村官,直接導致的是“誰也想管,誰也管不了”。從對湖南、遼寧兩省的調研情況看,鄉鎮對村幹部的監管便明確持“三不”態度,即“不能管,不敢管,不願管”。如此管理體制上的弊端和漏洞,為某些心術不正的村官提供可乘之機。
其實,村官的腐敗手段並不高超,甚至可以説比較笨拙。“家長制”作風,牛欄關貓”的財務管理制度等,使一些村官利用職權貪佔、截留、私分、挪用土地補償款、救災救濟、扶貧優撫款物以及糧食直補、移民、退耕還林、宅基地等款項,有的甚至公開化,卻長期得不到有效監督和處理。這就充分暴露出了反腐預防和遏制機制在村級職務犯罪中的缺失,存在有明顯的監督盲區和死角。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村官雖然職位不高、權力不大,然其直接生活於群眾之中,一言一行,無不對群眾産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一舉一動,無不事關黨和政府的形象。因而,完善村級管理機制,加大村官監督力度,是新形勢下反腐的需要,也是建設政治文明的必要之舉。
“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對村官同樣如此。(作者:寶慶邵陽陸)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劉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