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一天要"衛生"掉200卷廁紙?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01日 14:15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據7月31日新華社報道,天津一家大商場的後勤部門負責人説,商場衛生間一天200卷廁紙,公廁衛生紙浪費驚人,很多人竟用紙來擦鞋、墊馬桶,更有不少人把紙拿走私用。一天一個衛生間就要放20卷紙,全商場10多個衛生間一天光是紙就要200卷,每天大約要上百元的成本,以致于“就不再放了”。

  在公共場所的衛生間配備廁紙,本是“以人為本”的便民措施,卻因“很多人都不注意節約公共衛生間裏的衛生紙”而不得不讓所有人告別廁紙,忍受那不堪的衛生條件,這是自作自受,還是世風日下?是罪有應得,還是人心不古?行為不良者自食其果倒也罷了,讓無辜者牽連受累、求衛生而不得,未免過於殘酷和悲哀。

  由於某些人行為的不端,因某些人的浪費、自私,最終使大好事異化變質為尷尬事,究竟是會惹的禍?誰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又是誰進一步縱容了這一行為?是具體某個人,還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抑或是其他因素造成的。看看廁紙是如何在“習慣”下灰飛煙滅的,或許不難看出一些端倪。令人痛心疾首得現實是,很多人用紙時習慣把紙抽出來很長,而對掉在地上的總是不聞不問;有的人非常講衛生,嫌露在外邊的不夠衛生,習慣於撕掉外露的,只用中間的“芯兒”;至於那些剩下的紙,纏到一個紙卷上再放回紙架上就不行,習慣於用新打開的、成卷的;還有人用過之後想著拿,習慣於捎帶著出去或回家用,致使廁紙流落坊間而內部告急。

  也許,你會覺得拿衛生間裏的衛生紙説事,是大驚小怪、小題大做。在很多人看來,不就是多用幾張紙嗎,即便扔掉幾卷又有什麼大不了,實在是嘩眾取寵、庸人自擾。然而,事實是否就如此呢?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我國每年消費的衛生紙達300多萬噸,而生産1噸衛生紙就要耗用100噸水和4噸木材。看似“小節”,“大行不顧細謹”的人固然不需要斤斤計較,但追根究底、細加分析,我們會發現,點點滴滴的浪費足以耗損掉本不豐足的資源。而讓資源白白浪費掉卻絲毫不思悔改、改進,還要進一步的隨波逐流、推波助瀾,也足見某些人的道德素質如何堪憂。

  “儉節則昌,淫佚則亡。”節儉自古以來就是我們民族所崇奉並踐行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正是靠著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我們的民族創造了優秀的物質文化和科技文明。而今,雖然我們的綜合國力漸強、物質財富漸長、生活水平漸高,但我們距離社會主義的目標還很遠,我們還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中,我們和中等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還沒有資本和理由“節儉丟人,浪費時尚”,更不應讓民族的優良理念和傳統美德異化變質。

  浪費問題無小事。浪費非但困擾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更會嚴重影響我國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大量觸目驚心的事實無可辯駁地表明,浪費這一“公害”為禍甚烈、遺患無窮。日前,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角已經吹響,但如何讓節約行為落到實處,不讓節約僅限于寬泛的口號與空洞的説教,就迫切需要付諸實實在在的行動。要遏制浪費,厲行節約,就需敢於“較真兒”,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要敢於“摳門兒”,排斥、批評、打擊浪費行為,讓其無處可遁。只有人人參與進來,並形成監督、制衡機制,才有望早日實現“儉節則昌”。(作者:郭立場)

責編:陶亮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