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31日 19:07 來源:中新網
學習時報消息:最近一段時期,中美高層之間的接觸與互動極為頻繁,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一大焦點。除了兩國元首剛剛在蘇格蘭鷹谷的G8峰會上實現會晤以外,美國國務卿賴斯于7月9日至10日對北京展開了一天一夜的“旋風式”訪問,7月11日舉行的第16屆中美商貿聯合委員會會議。儘管布什內閣的4名高官接踵而至北京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這一系列緊鑼密鼓的外交安排確實為實際工作所需要。在美國國內的“對華干涉聲音”不斷上漲之際,上述美國高官的相繼訪華表明,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勿庸置疑,雙方尋求解決分歧的誠意和能力也可見一斑。此次美國高官的系列訪問為我們正確理解中美關係增加了新的注腳。
美國高官相繼訪華的緣由
賴斯訪京的重點就是推動朝核問題“六方會談”重新啟動。在人們的印象中,凡是布什總統的重要出訪,其第一隨行人員必是國務卿賴斯。然而,賴斯遠離了今年G8峰會的熱鬧場面,而于7月8日悄然離開華盛頓,展開了為期6天的東亞4國(中、泰、韓、日)訪問。令人驚奇的是,自從就任國務卿以來,賴斯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選擇了第二次訪華,並且將中國作為此次訪問的第一站。賴斯此次的北京之行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除了凸現中美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的重要性之外,美國方面希望中國為解決朝核問題提供進一步的支持和幫助。賴斯訪華不久,中國派遣國務委員唐家璇作為特使前往平壤進行外交斡旋,這種縝密安排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另外,非常巧合的是,在賴斯訪華的同時,朝鮮方面宣佈同意于本月25日至31日之間恢復第四輪六方會談(現已定於7月26日開始在北京舉行)。如今,在美國方面看來,事實證明,要想徹底解決朝鮮半島的核問題,敦促朝鮮以一種建設性的方式重返六方會談,由中國主持的六方會談是一種有效的多邊外交途徑,而且中國政府能夠發揮力所能及的作用。
美國經濟高官的訪京主要是為了推動中美兩國貿易爭端的解決。隨著兩國經貿摩擦的不斷增加,作為政府間磋商機制,一年一度的中美商貿聯合委員會會議愈顯重要,成為兩國經貿關係中名副其實的重頭戲。本屆中美商貿聯合委員會會議談論的議題除了中美紡織品貿易爭端、中國知識産權保護以外,也包括中美農産品貿易這一敏感問題。近些年來,美國政府極力挖掘中國農産品的市場潛力,已經使中國躍升為美國農産品出口貿易的第四大市場(2004年,美國對中國的農産品出口貿易總額接近55億美元)。美國之所以選派農業部長約翰斯參加本屆年會的多輪談判,是因為美國方面認為,中國對進口農産品的技術和標準限制已經對美國農産品的出口造成障礙。儘管未能就當前處於“風口浪尖”的紡織品問題取得突破性成果,但是中美兩國在知識産權保護和中國市場開放問題上取得了進展,並且就雙方經貿關係的互利性和互補性達成了深層共識。
正確理解中美關係的新注腳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美國國內掀起了一場熱烈的有關“中國威脅”的大討論。尤其是,今年美國國防部遲遲不公佈的《中國軍力報告》引發了人們對美國新一輪對華政策的猜疑和擔憂(該報告于7月19日剛剛出臺,再次鼓噪“中國軍事威脅論”)。除了大規模營造聲勢以外,美國也不遺餘力地在中國周邊地區採取相應的舉動。例如,美日兩國于2月19日簽署的新版《安保聯合聲明》公然將台灣問題納入進去。實際上,美國對中國問題的關注早已超出軍事安全範圍,一直蔓延到經濟領域,並且有意提升了經濟問題的政治內涵。例如,美國政府就人民幣匯率問題頻頻向中國發難;美國眾議院于6月30日連續通過兩項決議案,阻止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公司……一時間,美國對華政策以及中美關係的前景似乎增添了許多變數。
在筆者看來,面對上述喧囂一時的“噪音”,我們需要正確認識“中國問題綜合症”在美國國內週期性發作的表現及其實質。就其表現而言,“中國問題綜合症”通常發作于兩個時期:一是四年一度的美國大選,為中國成為美國各種政治勢力的辯論議題提供了平臺;二是每年6月前後,圍繞有關中國正常貿易關係地位的審議為美國國內反華勢力“登臺做秀”製造了“嫁衣”,諸如“人權”、“貿易不平衡”、“政治獻金”、“間諜案”等等無中生有的指責紛至沓來。就其實質而言,“中國問題綜合症”的週期發作是美國人心態失常的一種表現。雖然冷戰的“意外終結”為美國帶來巨大的戰爭紅利,但是兩極對峙的現實使美國一些人形成這樣思維定勢。換句話説,在當前美國國內,冷戰思維仍然有不斷蔓延之勢。例如,一些美國學者所極力渲染的“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錯誤言論明顯帶有冷戰思維遺毒的痕跡。
進一步説,美國必將為自己的心態失衡以及由此導致的反常的做法繼續買單。自從尼克松總統打開對華關係大門以來,美國一直都在試圖改變中國,希望自己能夠對中國融入國際社會的進程施加更大的影響。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確發生了巨大變化,美國卻不能坦然地面對中國的巨變,甚至萌生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感。如果這種狀態不能及時糾正的話,美國勢必陷入一種難以摹狀的自我煩惱之中。
筆者認為,正確理解中美關係需要一種穩健心態,而且這種心態是任何成熟大國的必備素質。中國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是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既要認識到中美兩國關係的複雜性,也要認識到中美關係的持續、健康發展對於兩國的戰略利益。實際上,透過上述幾乎同時展開的中美高層接觸,人們不難發現,把握中美關係,要從兩國的長遠利益出發,而不能受制于美國國內一些“不和諧聲音”所人為預設的“陷阱”。(作者:秦治來)
責編:王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