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9日 12:40 來源:
最近,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上説,決策失誤造成損失較為嚴重。審計發現,10戶企業對外投資、借款、擔保等造成損失145億元。主要是由於不按程序決策、違規決策和管理不善造成的。如1997年8月,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在民營企業──北京三鳴生物工程有限公身上,因借款、擔保共形成損失4226萬元(《東方早報》6月29日)。讀了報道,筆者認為決策失誤所損失的決不僅僅只是經濟。
因為,在這次所公佈的審計報告中,雖然也有18所高校違規收費8。68億元與10家醫院違規獲利1000多萬元的消息,這也是多年來被社會普遍關注的民生行業,對其規範也十分重要。但如與決策失誤損失的相比,無論在性質上,還是在損失的效應方面,在筆者看來,二者仍然具有相當的,不可同日而語的含意。
首先正像人們所了解的,現有國企管理人員,特別是主要的大型與直屬國企領導,其身份要麼是國家公務人員,要麼是比照享受國家公務人員待遇的。由於這樣的身份角色定位,決定了其所掌握的權力和財産資源,具備相當的公共性質。所以這些人員的權力運用是否合法,以及在權力使用過程中是否受到約束,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約束,其所反映的不僅只是一個經濟問題上的決策,同時也是一個權力是否規範的問題。所以由於這種的雙重因素的存在,一旦這樣的決策失去規範,那受到損失的必定是權力本身的公共性與公共財産,結果肯定也是雙重的。就拿上述的決策失誤來説,經濟損失的確是145億元,可以説是鉅額損失。但要注意的,在這經濟損失背後的不按程序決策,違規決策的問題,恰恰是與經濟損失有著事實上的因果關係。因而如果對審計報告的解讀僅僅只停留于經濟,而忽視其産生的根本原因,那以後肯定也會重蹈覆轍。
還有,從國企決策與市場的影響上看,由於國企所涉及的大多有關國計民生的行業,其決策中的公權性質對社會有著示範作用,在經濟上,又由於國企在市場對其他性質的行業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而不正常的,也就是國有企業違規決策,給市場經濟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就不會僅是對公共權力要造福于公共與公眾利益的違背,應該説同時還有對其他行業,或者説對市場經濟正常發展的負面影響也同樣存在。
所以筆者覺得,對國有企業的決策失誤損失的解讀,雖然也要注意具體的數額,但又不能僅停留于經濟損失的數字,而同時更應關注的是這種決策失誤背後的權力違規。因為權力違規與經濟損失的因果關係已經證明,權力才是問題産生的源頭。所以一句話:有效的規範和約束權力才是問題的根本!要警惕!(作者:周義興)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劉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