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周小燕:學生們需要我 我也離不開他們(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16日 21:44 來源:
    專題:中國之鶯周小燕

今年6月14日下午,在上海音樂學院小劇場,周小燕一如往常地指導學生們排練。

  →→進入專題:中國之鶯──周小燕

  新民晚報消息:88歲的周小燕桃李滿天下。有著49年黨齡的她,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教學生唱歌──

  一位瘦小的老人,在她68年的藝術生涯中,唱響了《長城謠》等抗戰歌曲;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走向國際舞臺的優秀歌唱家;創辦了歌劇中心、國際歌劇大師班……

  上海音樂學院周小燕教授,這位走在時代前列的優秀共産黨員,雖然年事高達88歲,但她仍然如戰士,似紅燭,像園丁,讓弱小的身軀裏蘊含著的巨大能量,源源不斷地散發出光和熱。

  兒子張本説:您為學生留在上海,我理解

  這幾天,6月18日就要開演的周小燕優秀學生音樂會,正在緊鑼密鼓地排練著。按照“老規矩”,來自海內外歌唱家的排練,大多時間就在周小燕家裏進行。

  昨天,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老師家裏排練時,遇到從美國回來的周小燕的兒子張本。媽媽就要過88歲生日了,張本回來相伴,是盡兒子的一份天職。見媽媽每天在和學生們排練,他也忙前忙後,自覺地為音樂會的籌備做些事情。


周小燕和丈夫張駿祥及一雙兒女的合影

  廖昌永見狀,頗有歉意地對張本説:“大哥,真是要對你道歉。周老師把我們當成了她的兒女,她給我們學生的太多太多,給你的太少太少。我要代表周老師的學生們,向你表示感謝。”聽了這話,張本有點激動,但是,他回答説:“我理解媽媽。”張本説這番話是有緣由的。媽媽對事業的執著,他從小耳聞目睹。

  每天,周小燕不但在學校裏上課,還把學生帶到家裏。一旦上課,她就把心思全部投入到學生身上,根本就顧不上家裏其他事。其實,他知道媽媽的身體不太好,學生走了,她總是累得癱倒在沙發上。那時候,他的父親、電影藝術家張駿祥還有點調侃地説周小燕:“人前一條龍,人走一條蟲。”此時,周小燕總是哈哈一陣笑,也沒當回事。

  父親故世後,在美國定居的張本心想,媽媽年事已高,一個人很孤獨。他就寫信回來跟媽媽商量,要把她接到自己身邊頤養天年。想不到,周小燕一聽頓時就急了:“我走了,學生們怎麼辦?他們需要我,我也離不開他們呀。”

  張本從懂事起,就漸漸明白,自己的家,就是媽媽上課的教室,學生是媽媽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見媽媽仍然如此執著,張本知道她早就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因此,他又寫了一封信給媽媽:“您有許多學生,就像自己的兒女一樣。您為培養好這些兒女而留在上海,我理解您。”

  妹妹周徵佑説:她主動找學生來上課

  周小燕有一本小筆記本。有一次記者到她家時,這本筆記本正好攤在茶几上,看到頁面上密密麻麻地寫著時間、人名。當時,她也沒多解釋,只是説:“這是學生上課的日程安排,老了,怕記性不好,就備了個本子。”

  周小燕的妹妹周徵佑的一番話,道出這個小本子的“秘密”:“音樂學院考慮她的身體狀況,這些年已經規定她不要多帶學生了。但是,她不把空出來的時間填滿,不甘心,有時甚至還主動找些學生來填滿日程。”

  周徵佑有點感慨地説:“每天把小本子排得滿滿的,你説,她的身體能吃得消嗎?”

  儘管這麼忙,周小燕經常挂在口頭的一句話,卻是“時間不夠用,我著急啊。”

  16年前,她帶著周小燕歌劇中心的學生們去南京排歌劇《弄臣》,因疲勞過度,不慎跌交引起股骨骨折。這以後,每每遇到陰雨天,她總是渾身不適。

  前些年,她又患帶狀皰疹,發作時更是劇烈的疼痛。身體的欠佳,讓她不得不經常要住院。每當此時,她總是趕緊搶時間,不但教學課內的學生,還要教登門請教的學生。

  妹妹和保姆看她身體欠佳,總要勸她幾句,她卻説:“我是一名老師,教學生是我的職責。只要他們要學,我就應該教他們啊。”

  有一次,解放軍藝術學院一名學生即將參加一個聲樂大賽,她趁來滬參加國際歌劇大師班的機會,托了不少人,想請周小燕當面指教。可是,別人都對她説:“周教授年事已高,你又不是她的學生,算了吧。”當這名學生情急之中直接打電話到周小燕家時,周小燕一口答應,馬上在筆記本上給她排好了時間。

  記者後來聞知此事,問起周小燕教授時,她笑笑説:“如果把學生拒之門外,我還能當好老師嗎?”


2002年11月28日,在周小燕從藝從教65週年音樂會上,學生們向她獻花。

  學生廖昌永説:記住周老師的話,唱中國歌曲

  周小燕以教書育人的負責精神,讓學生不但聲樂水平迅速提高,還要成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對此,廖昌永特別有感觸。

  他第一次舉行獨唱音樂會前,到老師家商量曲目,周小燕堅持要他加入中國歌曲。他有點不解,因為自己是學美聲唱法的,唱經典歌劇選段可以展示演唱才華。周小燕語重心長地對他説:“小廖啊,你是中國歌唱家,一定要為廣大中國聽眾唱歌。還有啊,今後你走到國際舞臺上,只有唱中國歌曲,才能真正打動外國觀眾呀。”

  廖昌永是一位從農家孩子成長起來的歌唱家,師從周小燕教授一直到碩士畢業。老師的諄諄教誨,讓他銘記在心。從此以後,他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只要舉行音樂會,都會演唱中國歌曲。每當站在舞臺上聽到如潮般的掌聲,他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老師慈祥的臉龐,想起老師即使躺在病榻上,也會給他上課的情景。

  3年前,已經擔任上音聲樂系主任的廖昌永在上海大劇院舉行獨唱音樂會,當他唱起《老師,我總是想起你》時,心潮澎湃熱淚盈眶,以至於越唱越激動,幾乎泣不成聲,此情此景,也感動了全場觀眾,掌聲經久不息。

  歌唱家萬山紅説起老師,也充滿感情地説:“想起周小燕老師,我就會充滿動力。”

  萬山紅雖然人在北京,但每次參加重大演出之前,回上海找老師是她的第一選擇。她主演歌劇《原野》前,先到老師家裏把該劇主角金子的唱段全部唱一遍;她要開音樂會了,也要找老師先確定曲目,再聽老師指點;後來,她考上了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研究生,也向院方申請讓遠在上海的周小燕作為她的指導老師。

  她説:“周老師培養的學生,都有一股追求藝術不屈不撓的勁頭,但畢業的時間再長,在老師面前,都會像孩子般地聽她的指教。真是聚時一團火,散時滿天霞啊。”

  周小燕自己説:我還年輕,還要做很多事情

  2001年的“七一”前夕,周小燕被評為上海市優秀共産黨員。當時,記者去她家採訪時,她笑吟吟地説:“我才45歲。”見記者一下子沒反應過來,她隨即告訴道:“1956年我入黨後,生命就有了一個新的開端啊。”前幾天又見到周小燕,問她:“您應該49歲了吧。”她樂呵呵地説:“是啊,我還年輕,還要朝氣蓬勃地做很多事情啊。”

  有一次,記者在周小燕家裏與她一起聊天時,她講起了年少時的經歷,講起了她的弟弟、父親,講起了她留學法國的經歷。年少時的周小燕,就親眼目睹了弟弟周德佑參加抗戰演劇隊,與一批共産黨人一起捨生忘死動員民眾抗日的情景,在她弟弟以及共産黨員們的影響下,她也投身抗戰,在民眾集會上、醫院裏、學校中演唱了《長城謠》《鐵蹄下的歌女》《松花江上》等抗戰歌曲;她也了解身為銀行家的父親暗中幫助共産黨員從事革命鬥爭的經歷,聽到父親説過“我只相信共産黨”的肺腑之語。

  雖然她赴法留學9年,但在國外的所見所聞,讓她懂得了中國人在世界上要有一席之地,必須自強自立的道理。解放後,她積極投身上海音樂學院建設,努力培養中國的聲樂人才,還到抗美援朝前線慰問志願軍,下農村參加土地改革,隨政府代表團到國外宣傳新中國……第一屆全國文代會召開時,她作為代表到北京赴會,見到了周恩來總理。周總理親切地對她説:“革命不在於遲早,參加革命就好,你要好好向你弟弟學習,永遠站在人民一邊。”聽著總理的囑咐,她立下了為發展祖國聲樂事業貢獻畢生精力的志向。

  她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創辦周小燕歌劇中心、擔任上海國際歌劇大師班總監,還經常舉辦普及音樂會和歌劇普及講座,“讓大家都能喜歡歌劇,使得中國的歌劇事業得到振興和發展,是我的真切願望。”講起這些,周小燕總是興致勃勃。

責編:常穎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