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文明指數是城市和諧發展的引擎器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8日 15:45)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一個城市是否有愛心?市民的幸福感有幾何?誠信、廉潔怎樣考量?在深圳市文明辦近日公佈的“城市文明指數評價指標體系”中,這些軟指標被一一量化。公眾對這套“文明指數”頗感興趣:“文明指數”如何體現民意和科學性?深圳文明指數的評價結果如何?這樣的探索有何價值?(5月17日 人民網)

  將城市的文明發展狀況和水平、發展趨勢和規律,用“文明指標”的形式進行量化評價、考核評估,既能展示城市和諧發展內涵,又凸現城市人文發展理念及市民的精神風貌,更能對市民有明確的導向和教化作用,可説是引領城市文明、有序、公正、宜居發展的引擎器。

  過去,我們在評價城市發展時,往往關注的是GDP、財政收入與支出等硬性指標,而對體現人文價值、人文理念、人文環境等軟指數卻過問少。當然,城市的發展離不開GDP等硬指標的衡量,這也是居民“幸福感”的一個重要標誌。但是,居民的“幸福感”並非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改善而同步提高。正如深圳市委黨校王連喜專家所説:過去常有市民“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因而,僅用GDP等硬指標來衡量城市發展水平既有偏頗也有缺陷,必須有“文明指數”這樣更多的關注人的切身感受的軟指標,與經濟硬指標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協調發展,才是和諧社會的主要內涵。。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然這种經濟上的富裕是否就代表了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的和諧發展水平?代表人們的“幸福指數”?回答顯然是否定的,至少是不全面的。社會的和諧發展,固然需要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爾系數、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硬指標,但同樣需要社會關愛、人文、安全、誠信、環境、廉潔等意識形態、道德範疇方面的軟指數。何況,物質上的富有,往往促發人的精神上的更旺需求。因而,GDP等硬指標只是推動城市和諧發展的一種手段、一種基礎,而“文明指數”則是檢驗城市發展的一種標尺,引領城市向更高層次推進。

  社會發展的最後目標是讓人們過上好日子,而日子過得好不好其實是個人的感覺。這種個人感覺就是人們對社會發展的認同感和滿意度。認同意識越強烈,凝聚的發展合力、集聚的人氣就越旺盛,和諧發展的速度就越快、質量就越高。近年來,深圳市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一直在突飛猛進地改善著,其建設和發展速度顯然走在了全國的前例。此次,深圳又在全國率先用文明指數、幸福指數來衡量城市生活的“軟環境”,與現代意識對接,不僅是城市科學和諧發展之路,也是市民們幸福安居之盼。

  可以説,深圳市推出“城市文明指數評價指標體系”,不但是對已有的城市發展程度進行的一種自我綜合測評,也是向全體市民作出的一項發展承諾,更是對市民提出的一種目標和要求。其根本點,就是要以幸福為主旨,以各種指數為動力,保證市民的“文明指數”和“幸福指數”不斷提高,從而有效地推動城市的和諧發展,這是其意義之所在。(陸志堅)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