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破解三農的金鑰匙 代表熱議以工促農以城帶鄉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3日 16:22)

    專題:2005年兩會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 從農業支持工業,到工業反哺農業;從農村服務城市,到城市帶動農村。工與農、城和鄉,這兩大關係正在實現著從未有過的歷史性轉變。近兩天,代表們熱議“以工促農、以城帶鄉”。 他們説,我們正在尋找破解“三農”難題的“金鑰匙”。

  半個多世紀以來農業對工業化的“有形”貢獻超過1萬億元

  農業──工業的“母親”。正是依靠農業“乳汁”的哺育,中國從“一窮二白”的起點上,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根據有關方面的測算,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半個多世紀,我國農業對工業化的“有形”貢獻超過1萬億元。

  看看下面一組數據,人們就能體會到這種貢獻的分量:

  ──農業稅。國家稅務總局的統計顯示,從1949年到2003年,全國累計徵收農業稅3945.66億元。有關專家指出,我國農民以稅賦形式所作的貢獻,幾乎貫穿了建國以來的各個歷史時期。特別是在工業化初期,農業稅對工業化財力的積累居功至偉。

  ──工農業産品“剪刀差”。從1953年起,為了快速積累經濟發展所需資本,國家開始對糧食、棉花等農産品實行統購統銷政策。由於農産品統購價低於自由市場價格,農民不但承受價格損失,還要以高價購進化肥、農藥、地膜等農用工業品。根據有關部門的不完全統計,從1953年開始到1983年取消統購統銷政策,通過“剪刀差”,農民對工業化的貢獻超過6000億元。

  ──農林特産稅。1983年,為增加地方財政收入,促進地方經濟建設,國家決定開徵農林特産稅。2004年初,國務院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免徵除煙葉以外的農林特産稅。據國家稅務總局的統計,從1983年到2003年,全國累計徵收農林特産稅1366.25億元。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數字,還有種種無法統計的數字,比如多年來實行的“三提五統”和各種費用,農村義務工等等。

  農業在付出的同時,得到的卻很少。我國財政投入長期以來偏重於工業和城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後。一方面是高付出,一方面是低投入,這中間的“隱性”貢獻更為巨大。

  農業為我國工業化進程作出巨大貢獻,是歷史的必然選擇。十屆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李華表示,從我國的基本國情來看,不能簡單地把這種貢獻看作是國家對農業的“欠賬”,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要在極為薄弱的基礎上逐步實行工業化,只能主要依靠農業的積累和支持。

  綜觀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較大比重,勞動力大部分在農業中就業,農業客觀上承擔了為工業化提供積累的任務。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無法超越的發展規律。

  不但要“臉面”好看,更要“五臟”健壯。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俞國生代表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城市就像人的臉面,農村是人的“五臟”。不但要“臉面”好看,更要“五臟”健壯。

  近兩天,代表們從各地帶來的信息表明,“三農”在2004年畫出了一道美麗的上升曲線:糧食增産、農民增收的幅度,都是多年沒有出現過的。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代表説,浙江省去年全省城鄉居民收入之比從上年的2.43比1縮小到2.39比1,這是8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首次縮小。

  然而,代表們在談及“三農”問題時,更多的不是喜悅,而是冷靜的思考:

  2004年農民增收,是政策增收、漲價增收、打工增收。2005年雖然也有政府財力的支持,但要想在去年的基礎上再有大的增加,難度較大。糧食價格也不可能像去年那樣上漲。農民增收缺乏新的“增長點”。

  2004年的各項財政政策因素的直接增收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被生産資料價格的上漲抵消掉了。今年會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在一些發達地區,出現了“民工荒”:工資低,農民不願幹;技術要求高,農民幹不了;勞動條件差,農民不想幹。這些問題怎麼解決?

  來自江蘇揚州裏下河農科所的陳秀蘭代表還提出,現在國家對農業科技的支持力度不夠。一些基層的農業科研和推廣機構,為了養活自己,根本無暇研究和推廣技術,更多幹的是賣種子的營生。

  經濟學家林兆木代表説,更為重要的是,影響“三農”問題的體制性和結構性矛盾並沒有解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為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指導。

  有人做過一個比喻,中國的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雖然有偏頗之處,但也反映了城市與鄉村的差距。在有些地方城市是三五年大變樣,農村是十年八年面貌依舊。農業養育了工業幾十年,現在該是工業回報農業的時候了。

  代表們提出,以工促農,實質就是要加大公共財政支農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以城帶鄉,實質就是為農民進城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讓農民進得來、留得住。讓廣大農民分享工業化、城鎮化的成果。這才是徹底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

  統籌的責任更多地落在掌握資源分配的部門

  進入2005年,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政開始越來越多地向農村傾斜,一些東部省份正在加快“反哺”的步伐──

  俞國生代表説,上海市農民逐步變為市民,農村保障體系正在逐步完善,不但有“農保”,還建立了“鎮保”。農業産值佔GDP的比重只有1.1%。

  免徵農業稅、實行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將土地出讓金的15%用於農業土地開發……江蘇省還將推行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力爭今年覆蓋面要達到80%以上。

  浙江省委、省政府近日宣佈,今年將全面試行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對整車運銷本省生産的蔬菜、水果、水産、畜禽等鮮活農産品的車輛,減免包括高速公路在內的各類收費公路的過路等費用,提高“綠色通道”政策的含金量。

  為彌補農村稅費改革後粵東、粵西和粵北地區的財政收支缺口,廣東省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20.3億元,重點幫助14個市進行農村稅費改革,平均轉移支付補助的比例為70%,安排2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用於山區減輕農村義務教育所欠的歷史債務。從今年開始,將實行村“兩委”幹部補貼制度,確保每人每月補貼不少於300元,集中精力搞好農村社會管理和公共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史和平説,“三農”問題要靠統籌城鄉發展的科學發展觀來解決,這是一條基本經驗。中央一號文件透出的信息正是:按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思路,讓大量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源施惠農業和農村,通過提升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和農業競爭力,力促農民增收。有了這一保障,我國才能加速城鄉一體化建設,才能最終解決好“三農”問題。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關鍵在於構築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全國人大代表陳惠娟認為,解決“三農”問題,納入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盤子”統籌考慮,既充分挖掘農業和農村內部增收潛力,同時在努力拓展農業和農村外部增收空間、統籌城鄉就業上下功夫。如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和財政支出結構;鼓勵引導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外資投入農業開發;深化為農民增收減負提供體制保障等。讓種糧農民有更多效益,使更多的農業人口轉移到城市,從事非農産業,形成一個城鄉統籌的格局。

  一些代表還提出,城鄉統籌,主要的不是農業部門的統籌,而是要形成一種社會共識,尤其是掌握資源分配的部門要從思想觀念上有一個重大的變化。

  統籌城鄉發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這是農村實現歷史性跨越的又一次重大轉折。它所蘊含的城鄉結合、協調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根本要求。

  春天孕育著希望,人們期待著,中國的農村改革發展再次迎來沉甸甸的豐收。

責編:陶柯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