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不養懶漢:福利走向制度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18日 13:28)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北京市出臺《建立促進城市低保就業服務對象就業機制暫行辦法》,明確規定了不能再吃低保的人群。民政部專家組成員、社會福利專家、北大教授夏學鑾評價説,這個《辦法》沒有限制、反而提高了社會福利水平,“不養懶漢”是社會立法的積極進步,北京在這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不養懶漢”對充分發揮低保制度的功能,實現最低生活保障線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兜底線”、“最後一道安全網”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低收入群體的生存權利的需要,也體現了人人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要義。但隨著社會發展的改革的不斷深入,低保制度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百萬富翁低保戶”等現象的出現,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低保制度作用的發揮。因此,北京市“不養懶漢”就具有了針對性,有助於社會整體福利水平的提高,也是社會福利走向制度化的顯現。

  社會福利走向制度化,是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而通過相應的法律來規範社會福利的供給與需求,則是福利事業制度化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我國的社會福利立法雖然已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基本上還沒能成其為體系,已有的法律也存在著籠統而缺乏相應的細化單行法規的問題。而法規對於人們的社會生活、經濟生活以及政治生活來説都十分重要,應該用法制的手段保證社會福利事業與經濟以及其他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政府的責任、社會的責任和個人的責任,都應通過立法來明確和規範,對社會福利事業的優惠扶持政策,也要適時提升為法律的規定,明確規定其在各地財政支出或者是財政投入中所佔的比例,從制度設計層面上,促進和保證社會福利事業的持續發展。

  社會福利服務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社會上的特殊群體的特殊需求,以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提高生活質量。對於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由於各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不平衡,政府的財力相對有限,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不養懶漢”規定的出臺就折射著社會福利法制的系統化、專門化,這將是社會福利真正走向制度化、社會化並獲得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

  人人擁有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是社會公共政策的價值觀,並且在大多數福利國家的立法中得到確認。我國雖然在社會福利的法制建設上作了不少工作,但法規建設還很不完善,“不養懶漢”立法的出臺就具有了示範意義。(網友:朱四倍)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責編:于冰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