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中國:“海藏咽喉”今勝昔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13日 15:52)
新華社西寧2月13日電(新華社記者馬勇) 1936年冬,在甘肅古浪的戰鬥中,紅軍西路軍第九軍軍長孫玉清不幸受傷被俘,5個月後這位當時紅軍最年輕的軍長被反動軍閥馬步芳殺害於西寧,時年28歲。
英雄的鮮血沒有白流,長眠于鳳凰山腳下的孫玉清和他的510多位戰友的忠魂,見證了西寧從一個破敗的小鎮走向青藏高原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的歷程……
從大雜院到國際村
假山、綠地、噴水池、健身設施,一條整潔的石徑引導著記者來到了今年56歲的馬太明家。
明亮的落地窗、寬敞的皮沙發、有線背投電視、天然氣管網灶臺、電話以及墻角散發著水汽的盆景。眼前這些都顯示著主人生活的舒適和情趣的雅致。
馬太明告訴記者,這個叫南莊子的地方以前是個煤場,居民們住的都是集中連片的大雜院。大熱天旱廁臭氣熏天,從井裏打出來的水經過沉澱後會留下白白的鹼印,地板上總有黑黑的腳印。説到如今三口人158平方米的新居,馬太明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稱之為“一步到位”。作為青海收藏家協會的理事,家裏除了起居廚衛,還有滿足他志趣的書房和收藏室。
馬太明所居住的小區叫國際村,小區環境和住房質量可與沿海大城市比肩。
“西寧剛解放時,城墻圍著的城區僅有3平方公里,圍城走一圈不過1個多小時。城外雜草叢生,城內沒有一條柏油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腿泥。當時馬步芳的湟中實業公司所在地湟中大廈只有三層樓,卻是西寧最高的建築。”85歲的馬明義老人是當年孫玉清軍長的軍部通信員,他向記者回憶了當年的西寧。
而今天,“青海城頭空有月,黃沙磧裏本無春”的景象一去不復返了。素有“海藏咽喉”之稱的西寧,如今不再閉塞邊遠,它依靠自身重要的地理位置,不斷加快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步伐。以西寧為起點的青海湖、三江源、唐蕃古道、宗教朝聖、世界屋脊和青藏鐵路旅遊,正向人們展示著這座城市的魅力。
僅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西寧就有近40億元資金投入到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中,市區有四通八達的路網、縱橫交錯的立交橋、寬闊的城市廣場。城市建成區面積從3平方公里拓展到75平方公里,人均居住面積從1996年的6平方米上升到2004年的18.2平方米。
從八大作坊到國家級經濟開發區
漢武帝元狩二年,漢將霍去病設西平亭,至北宋崇寧三年改為西寧州,西寧之稱始見於史。
作為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接合部、漢藏文化的接合部和農區與牧區的接合部,西寧是古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然而解放前,西寧沒能依靠自身重要的地理位置,在經濟上有所施展。
據文史資料反映,解放前的西寧幾乎沒有什麼現代工業。所謂馬步芳的“八大工廠”,如玻璃廠、洗毛廠、三酸廠、紡織廠、火柴廠、皮革廠和機器廠等,實際上只是一些手工作坊,設備極其簡陋,僅能承擔簡單的軍械維修,生産少量的軍刀、軍鍋、白寬布等軍需品。
西寧1949年解放時只有10余家工業企業,生産工業品不過10多種,全部固定資産200多萬元,職工不足1000人。
而今天西寧工業經濟的發展卻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緊密聯絡在了一起。2001年4月,伴隨著西部大開發的號角,西寧的工業經濟發展掀開了歷史性的一頁,青海省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西寧市東南部破土動工了。在沒有一戶工業企業、沒有一分錢工業産值、沒有一寸工業用地、甚至沒有一個産業工人的條件下,這個新興的工業基地走出了堅實的發展步伐。
中加合資青海明諾膠囊股份有限公司落戶開發區,如今産能達到30億粒硬膠囊,佔到國內市場的十分之一;青海與台灣合資的青海明杏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在開發區建成,6億顆軟膠囊的年産量,使其成為西北最大的軟膠囊企業;亞洲最大的量具企業中德合資青海量具刃具有限責任公司入駐開發區,量具産品如今佔到了亞洲市場的一半……到2004年底,共有160家企業和項目進入開發區。在開發區這個龍頭的帶動下,2004年西寧市實現工業增加值62.88億元。
責編:于冰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