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望東方週刊:溫家寶總理的人文關懷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1日 13:04)

    專題:領導人活動集

 1月2日,溫家寶來到銅川市下石節煤礦井下看望節日期間堅持生産的一線礦工並和他們一起吃午飯。

1月2日,溫家寶在遇難的陳家山礦副總工程師牛鐵奇家慰問時,和牛鐵奇的兒子在一起。

  ?望東方週刊消息:2005年的元旦期間,中國的不少媒體,都熱議著溫家寶總理趕赴陜西銅川礦務局,看望“11?28”礦難職工家屬的新聞。溫家寶像礦工一樣戴著頭盔,下到千米深井,向收入菲薄、冒險工作的工人問候新年。面對自己的民眾,總理流下熱淚,這個細節,被媒體捕捉。

  以總理身份,這是溫家寶第一次下到礦井;但對溫家寶本人而言,與工作在地下深處的人群一同過節,卻已不是首次。2003年春節,時任副總理的他在遼寧阜新,在礦井下,與礦工們一起吃餃子過除夕夜。

  總理再次下到礦井的新聞,實際上使我們身邊的一些朋友,開始為他的安危捏著一把汗了。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礦難,在2004年全年及之前的幾年,已達到了極高的頻率,它可以在人們料不到的任何時候和任何井下發生,包括安全措施一向被認為尚好的國有大型煤礦中,而它也曾奪去了當地企業負責人的生命。瓦斯爆炸會不會在總理正在井下行進時發生?頂棚冒水會不會在他正與工人們握手時出現?相信不止一個人會有這樣的憂心。但我們看到的,卻是總理眼中涌出的潸潸淚水!

  而在這個新年開始後,受到感動的不僅僅是中國人。離開礦井後不久,總理又前往另一個災區──印尼,參加海嘯峰會。他的專機是1月5日晚抵達雅加達的。他在臨走前,這樣告訴外交部的人:要充分利用專機的空間,盡可能多捎一點受災鄰國急需的東西。最後,他的專機上,捎上了16噸捐助物資。“中國總理是惟一一位用自己乘坐的專機給我們運來救災物資的外國領導人。”印尼外交部官員拉赫瑪?普拉莫諾説,“中國總理的舉動令我們深為感動。”

  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自這世界上有了共産黨這個詞以來,在西方人的大多數形容中,無論是法西斯的宣傳機器,還是“民主國家”的新聞機構,共産黨人都被刻畫成了青面獠牙的怪物:他們抓住俘虜便統統殺死,他們只會重復別人説的話而沒有自己的語言,他們不會哭,也不會笑,總之,他們是沒有個性、沒有血性的非人存在。後來,埃德加?斯諾到達陜北,揭示了共産黨人的感情世界和真實人生,眾多的西方人才知道,共産黨人中也有詩人,他們也會開玩笑,他們有自己的愛情,他們優待俘虜,也尊重對手。而更重要的是,他們與老百姓之間,有一種很淳厚的感情。斯諾據此判斷,共産黨會戰勝他們的競爭者。

  共産黨人講不講人道?有沒有人性?懂不懂人情?這從來就不是一個問題。他們首先是普通人,他們看到親愛的人離去了,也會“淚飛頓作傾盆雨”。 陳賡大將早殞,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淚流滿面。周恩來捶著膝蓋説:“他才58歲,為什麼要這麼早離開我們啊!”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毛澤東最看不得人民受苦。三年困難時期,他為百姓的生活之苦而落淚;1954年淮河大水,得知災民爬到樹上被毒蛇咬死,他哭了;1975年,河南再遇水災,他又流下了痛心的淚水。因此有人説,在毛澤東的內心世界,最牽動他的思想情緒的,永遠是千千萬萬百姓的安危冷暖。而中國共産黨人的淚,也會轉化為普通百姓的淚。在電影《鄧小平》上映時,許多觀眾看著看著就忍不住流下眼淚。他們説,鄧小平的那句話,“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把他們深深打動了。

  但為什麼,在一些地方,又出現了部分民眾與共産黨幹部的疏離呢?這正是有些黨員忘記了,他們的淚應該為誰而落,他們的心應該為誰而寄託,他們變成了本刊上一期所説的“新年前被逐出聖殿”的人,而喪失了基本的人性,喪失了對人民的基本人道義務。所幸的是,中國共産黨的人情味和人道精神,在這些年裏得到了新的回歸。江蘇省句容市修建了一個花園廣場,市民有時圖方便穿越草地而行,但這個市的市政府並未在廣場豎起“踐踏草地者罰款”的牌子,而是乾脆鋪條路方便市民來往。此舉受到來訪的香港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楊錦麟的讚賞,他認為這體現了中共的“人文關懷”。在長江的第二大島揚中市,清明節當天,許多工廠的機器都停止了轟鳴,大家都放一天假,去墓地祭奠先人。市長説,“幾乎百分之百的人都很看重這個祭奠祖先的傳統節日。尊重這種傳統,是對廣大群眾的尊重。”他認為以人為本需從小事做起。

  再看這次海嘯,對一場發生在境外的災難事件傾注如此大的心力、人力、財力和物力,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是第一次。中國共産黨人超越意識形態的劃界,把處理國內事務時對弱勢群體生存境遇的強烈關注,延伸到了對世界人民幸福與安危的強烈關注。而這將更大地激發出中國人民的同情心和友愛心。一個認同人道主義價值的人,一定是珍視生命、重視人的價值的人,是有著“人溺己溺”情懷的人。我們可以期待,一個彼此扶助、共同發展、和諧互成,人的價值和尊嚴不斷得到實現、社會公正和人民權益不斷得到保障的社會,可以加速形成。

責編:常穎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