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救援遭遇6大難點 中國隊員排難熱情不減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0日 06:39)
專題:東南亞南亞海嘯
人民日報消息:“國際救援就是不斷遇到困難,又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1月9日,曾參加過多次國際救援行動的中國國際救援隊副領隊田義祥這樣評價在印尼班達亞齊災區的救援行動。記者感同身受。
困難之一:災區情況不明
基礎設施嚴重被毀,電力、交通、通信幾乎完全中斷……中國國際救援隊沒有等待
中國救援隊是最早到達班達亞齊的國際救援隊之一,與聯合國現場協調官員同一天抵達災區。當時,救援隊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災區情況不明:傷亡情況如何?哪受災最為嚴重,最需要救援?災民的傷病情況如何,傷員都分佈在什麼地方?當地的醫療機構情況如何,是否還在運轉?……
由於亞齊省的災情太過嚴重,基礎設施在海嘯中嚴重被毀,電力、交通、通信都幾乎完全中斷,災區的信息難以準確和及時地傳遞出去。
中國國際救援隊沒有等待,而是立刻派出災害評估專家黃建發和張曉東到災區現場考察;同時派出醫療分隊到機場為災民巡診,向災民了解當地災區的情況;派出聯絡人員向先行到達的新加坡救援隊、馬來西亞救援隊、印尼當地駐軍和當地救援機構了解情況,探討合作救援的方式……很快取得成效,救援在第二天就全面展開;幾天后即變得有序而有效:每天派出一個搜救小組進行災難現場清理,派出3─5個醫療小組到各處展開醫療救助。
困難之二:衛生環境惡劣
為了防止被病毒感染,隊員一天只吃一頓飯
展開救援的頭幾天,災區大部分地區還沒得到清理,海嘯過後,災區很多地方變成沼澤。當地氣溫高達30多攝氏度,經常下雨,無法及時處理的遺體高度腐爛,散發的味道讓人難以呼吸;很多傷員出現感染、化膿、病情惡化,經常能在災民居住的帳篷附近看到屍體。
“只有先保護好自己,才能去救助別人”成為中國國際救援隊的救援理念。為保證在救援過程中不倒下,救援隊採取了很多措施。隊員們每天執行完救援任務回到營地,都要將穿過的衣物、使用過的設備、器材進行消毒,對暴露在外的皮膚用消毒紙巾進行擦拭。隊內每天還給大家發放維生素、營養粉,幫助隊員提高免疫力。
救援隊營地建在草地上,青蛙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隨處可見的蚊子和蟑螂。平時在營地內,隊員們都會反復塗抹花露水、清涼油,使用消毒液。此外,外出巡診的隊員盡可能多吃早飯以積蓄能量。隊員外出後為防病毒感染,一天都不能吃東西。
困難之三:缺乏交通工具
步行、搭順風車、尋找出租三輪……隊員們千方百計分赴災區
受災後的班達亞齊有50多個災民安置營,最大的超過1萬人。中國醫療分隊在巡診過程中,要到不同的災民營去。因為沒有交通工具,隊員們有時步行,有時在街上攔車……
在聯合國有關機構的安排下,救援隊營地設在班達亞齊機場,要找到去市區和災民點的車輛並不容易。醫療小組去災民點,往往要站在烈日下攔很長時間的車,可司機常稱汽車沒油。救援隊須拿人民幣兌換當地貨幣才能交給司機加油。
在找交通工具的過程中,發生過很多故事。一次在城區裏,醫療隊急著趕往一所醫院,大家分頭跑到街道上攔車。就在隊員們為一位警車司機肯幫忙而高興時,不料警車輪胎突然爆了,好在警察又急忙調配另外一輛車將大家送到目的地。另一組隊員在搭順風車時,無意中攔下當地市政府食品衛生部部長的專車。這位部長一聽介紹,當即同意將隊員們送到醫院,還親自帶著隊員們找到醫院負責人接洽。
更多的時候,隊員們很難搭到順風車,就需要花錢搭當地的“出租車”,即三輪蹦蹦車,用兩輪摩托車改裝後側面加一個挎鬥,就成了出租車。
困難之四:交流溝通不暢
戰勝語言障礙,手語成了主要溝通手段
語言不通是救援隊遇到的另一大障礙,僅憑隊員們自己很難克服。
在班達亞齊災區,懂英語的人很少,絕大多數傷病員都不懂英語。醫生和患者之間往往只能用手勢和簡單的英語單詞溝通。在醫治外傷的時候,這種狀況不會有多大影響,但遇到病人出現心理危機的情形,如不能深入溝通則很難進行充分有效的診治。
為此,中國救援隊積極尋找既懂英語又懂當地語言的志願者作翻譯。有一名男子,他家13口人都在海嘯中逝去。他把幫助中國救援隊當作自己生活的全部。
困難之五:天氣變化無常
高溫、濕熱、暴雨……隊員們一天被淋一兩次成“家常便飯”
班達亞齊地處熱帶,三面環海,屬熱帶雨林氣候,又時值雨季。變化無常的天氣給隊員們帶來很多煩惱:白天戰高溫、鬥酷暑,連續奮戰;晚上要忍濕熱、驅蚊蠅、備物品,直至午夜。
天氣對展開救援和醫療救助也有影響。隊員們出門巡診時,為能多診治一些災民,都盡可能多帶藥品,很少帶雨具。一天被淋一兩次已經是“家常便飯”。
1月9日,一場罕見的連續暴雨襲擊了班達亞齊機場,救援隊大本營遭受嚴重損失。隊員們及時把醫療物資搬進防水帳篷中,但所有6頂隊員們居住的帳篷都進了水,有幾個帳篷的水深超過15厘米。隊員們和暴雨展開一場較量,鐵鏟、臉盆、茶杯等能用的工具都用上了,挖排水溝、築攔水壩……
困難之六:後勤補給不易
每天接診人數超過800人,隊員體力消耗很大,綜合保障如雨中送傘
參加過3次國際救援行動的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司長黃建發告訴記者,與前兩次阿爾及利亞和伊朗國際救援相比,此次在班達亞齊,後勤補給難度更大。
救援隊一抵達駐地,搜救隊兼後勤分隊的小夥子們就迅速選址安營紮寨,尋找水源和油料。
救援隊在棉蘭轉機期間,由於要先把醫療物資帶往災區,一大批食物和水沒能隨機運走,只能雇用當地的貨車送往班達亞齊。按照約定,貨車應在救援隊抵達災區12個小時後運到,但40多個小時後,貨車還沒有到達,且失去了聯絡。就在救援隊不抱希望、開始積極尋找其他補給渠道的時候,貨車抵達了大本營。講信用的司機對記者説:“你們是來幫助我們的,雖然路況很差,又有很多波折,我一定要把食物送到,讓你們能安心地救災!”
救援隊員們白天在酷熱中緊張地開展醫療救助,每天接診的人數超過800人,體力消耗很大。“要讓他們及時恢復體力,需要在後勤保障中體現人文關懷,後勤也是戰鬥力。”田義祥説。
隊員們的食品除了方便麵和罐頭外,還增加了攜帶方便的壓縮食品───只要加入涼水就能自己加熱。隊領導更是委託新加坡救援隊代購了400個橘子和蘋果,讓大家能吃上水果。
為避免以往救援時出現的“如廁難”,救援隊還專門帶來了便攜式沖水馬桶,併為隊員們準備了40瓶花露水和20瓶殺蟲劑。隊領導在提醒隊員注意飲食安全的同時,還添購了4個燒水壺,保證大家喝上開水。
責編:陶柯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