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風撲面來—“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綜述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16日 10:38)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新華社記者 邱紅傑) 蹲辦公室的少了,跑基層的多了;不良廣告、低俗新聞少了,反映實際,打動人心的報道多了;輿論監督更冷靜了,正面報道更有親和力了……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據中國記協介紹,中宣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部門自去年10月在新聞戰線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職業精神職業道德“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在全國新聞界取得預期的效果。新聞宣傳質量明顯提高,堅持黨性原則、把握正確輿論導向、落實“三貼近”要求的自覺性明顯增強。
經濟日報在今年6月和10月兩次大改版,在改版過程中,他們堅持按照大局的要求來取捨新聞,按照方便讀者接受的思維方式來編輯稿件,按照讀者易於接受的方式來寫作新聞。他們認為,如果沒有“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如果沒有及時而系統的理論學習,改版恐怕就不可能取得這樣好的成效。
山西人民廣播電臺針對聽眾反映廣告時間太長的批評,從廣播節目質量抓起,創造了一套節目管理體系,壓縮廣告總量,提高廣告含金量,受到廣大聽眾的歡迎。北京晚報自去年11月開辦《我們日夜在聆聽》欄目,始終關注百姓的切身利益,先後發表報道170篇,其中90%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在“三項學習教育活動”中,全國75萬名新聞記者、編輯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得到鍛鍊,精神面貌更加奮發向上。瀋陽電視臺一些主持人説,過去習慣把自己與演藝界明星相比,現在認識到我們首先是黨的新聞工作者。這種變化來自電視臺組織全體青年編輯記者主持人深入到基層當一天搬運工、售貨員、鍋爐工、敬老院服務員……體驗普通人的生活。
山東電視臺“農業科技”欄目的編輯記者長期堅持到農村採訪、製作電視節目,他們臉色曬得在全臺是最黑的,被農民群眾讚譽為“情深似大海,義重如泰山”。
據中國記協介紹,各地在學習教育活動中,把骨幹培訓與普遍自學結合起來,把學習和考核結合起來,把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在內容方法上動腦筋,下力氣,行之有效。5月中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在各自頭版刊登公告,決定今後不再刊登形象廣告,讀者紛紛為之叫好。廣電總局通過“建設工程”“凈化工程”“防護工程”“督察工程”讓聲頻熒屏煥然一新,今年10月受理群眾投訴66件,比1月下降了85.7%。大眾日報實行“廣告審查員一票否決制”,拒絕不良廣告3千多萬元。
針對一段時期有償新聞、虛假報道、低俗之風、不良廣告等“四項公害”時有發生的現實,新聞界內外痛下決心,動真格,講實效,通過取消廣告專版、新聞宣傳與廣告機構分離、廣告審查等方式,解決了一些突出問題。各地新聞媒體上有不良內容的聲訊、交友、婚介、醫療、夜間悄悄話等大為下降。
新華社注重建章立制,使新聞工作每個部門每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最近又在原有基礎上制定了《關於確保新聞報道真實性的七條規定》《遲報、漏報、瞞報重大新聞行為的認定辦法》《關於在新聞報道中實行回避制度的暫行規定》《經營人員行為規範》等10項規章制度,為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奠定了基礎。據介紹,全國許多新聞單位都在內部建立新聞監察機制,在外部建立社會督促機制,讓“三項學習教育活動”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責編:劉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