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追記馬祖光:學界一盞燈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10日 06:53)

  中國青年報消息(記者 劉暢 亓樹新)1996年,科學家王大珩院士來到哈爾濱工業大學考察,猛然想起一件事:“小馬該申報院士了。”他説的“小馬”,是哈工大教授馬祖光———這年,“小馬”68歲了。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第二年,人們忙著為馬祖光申報院士。王雨三教授是馬祖光的同事,受校方委託整理材料。

  隨後,馬祖光打來電話:“聽説,你在整理我的材料?”

  王雨三説:“是啊。”

  馬祖光以鄭重的口吻告訴他:“請馬上把材料拿回來,不要上報。”

  為此,同事們“想不通”:“評院士,可是一個學科、一個人的至高榮譽。為啥不報?”

  馬祖光的解釋是:自己“水平不夠”。

  1999年,又到了“推薦”院士時,哈工大直接將申報材料寄走。“反正無需本人同意,評上了也是學校的光榮”,有關人士這樣想。

  馬祖光知道後,給中國科學院寫了一封信。信中説:“我是一名普通教師,教學平平,工作一般,不夠推薦院士條件。我要求把申報材料退回來。”這封信,用特快專遞寄到了北京。

  哈工大原副校長強金龍回憶:“馬祖光不是不願意當院士,而是非常嚮往,他把這一學術榮譽看得無比聖潔。”

  2001年,又到“推薦”院士時。中國科學院規定,申報材料上必須要申請者“本人簽字”。校方再次準備了申報材料,眾多的學者、教授與馬祖光商量:“老師,您就同意吧。”對此,馬祖光搖頭,拒絕簽字。申報截止日,哈工大人事處向校黨委請求“做馬祖光的思想工作”。

  為此,時任哈工大黨委書記的李生邁進了馬祖光的家門,問他:“為啥不評院士?”

  馬祖光説:“我年紀大了,評院士已經沒有意義了,應該讓年輕的同志評。”

  談了一個半小時,李生也沒能説服馬祖光。實在“沒辦法”,他換個話題,聊起了“黨建工作”。此刻,勾起了馬祖光對當年入黨情景的回憶,感慨道:“我這一輩子都聽從黨的安排。”李生書記馬上接過“話茬”:“評院士不是你個人的事,是校黨委作出的決定,你再聽從一次黨的安排。”

  馬祖光臉漲得通紅,很久沒説話,最後問李生:“非要我簽字?”

  李生點了點頭。馬祖光沒再吭聲,在申請表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當年,馬祖光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3年7月15日,馬祖光不幸辭世。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評價這位長期自認為“水平不夠”的院士時説,他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創造了多項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做了“系統的開創性的貢獻”。王大珩院士稱他為“少數先驅者之一”。

  至今,分析馬祖光為何“不評院士”,有人透露,一是他治學嚴謹;二是他反感動輒“找關係、吹噓、炒作”的學術界的浮躁氣。馬祖光的學生陳德應説:“知識分子最放不下的名字、房子、票子、車子,先生都放下了。”

  1980年,馬祖光在德國取得了研究突破。回國後,他指導學生再現這一實驗結果。劉國立回憶説,論文寫成後,他把馬祖光的名字排在首位,但馬祖光審稿時把自己的名字劃掉了。

  對此,他找馬祖光問:“怎麼回事?”

  馬祖光説:“實驗是你們做的。”

  劉國立不解:“我們的實驗是你指導的,而且,我們不過是重復你的實驗成果啊。”

  馬祖光説:“你們年輕,路還長,這個成果對你們有用。”

  第二遍改稿,劉國立再次將馬祖光名字署在第一位。後來看定稿,發現這次馬祖光將自己的名字移到最後。

  陳德應説,馬祖光為一位研究人員修改論文,改了7遍,已經看不出第一稿的痕跡,幾乎全是馬祖光寫的,但他堅持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後。

  對此,馬祖光曾説,不能跟同事、學生爭成果、留一手,這是“起碼的道德”,“在學術上不能做奸商”。他辭世前作的最後一場報告,主題是:《做人與做事》。

責編:柳博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光的追求--記新時期高級知識分子楷模馬祖光(2004/09/10/ 06:38)
  • 馬祖光:用生命譜寫永恒之光(一)(2004/09/09/ 20:21)
  • 節目預告:我臺第三套節目今晚9點26分播出懷念馬祖光院士特別節目(2004/09/09/ 20:20)
  • 馬祖光的兩個側面:好人——“怪人”(2004/09/09/ 15:22)
  • 追記馬祖光院士:高山仰止 祖國以光(組圖)(2004/09/09/ 09:28)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