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時空連線]目擊災情:廬山村搶險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23日 11:49)

    進入[東方時空]>>
    cctv_news新聞頻道

  CCTV.com消息(時空連線):7月中旬以來,雲南大盈江、瑞麗江上遊暴雨持續不斷,7月20日淩晨2點左右,位於西北邊陲的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突然發生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盈江縣蘆山村、石洞村、支東村等多個村莊受災,其中廬山村的災情最為嚴重。


  幾乎是在一瞬間,村子裏12戶人家來不及逃離或呼救,就被無情的泥石流淹沒在噩夢中,剩下的還有140多戶人家,處於危險地帶,隨時有可能陷入泥漿。而此時的廬山村已在暴雨中斷電斷水,唯一一條能通過一輛手扶拖拉機的山路也被沖毀,再加上通訊中斷,千余人的廬山村陷入孤立無援之中。

  為了救全村人,廬山村的4名村幹部在大雨之夜,冒險徒步到鄉里報告災情。18個小時後,也就是7月20日晚上8點,消息終於傳到,州縣主要領導以及當地解放軍、公安幹警、武警、醫療衛生人員馬上組成救援小分隊,帶著衣被、糧食、帳篷等救災物資連夜趕往災區。

  救災小分隊所在的德宏州州府,距離受災最嚴重的廬山村約250公里的路程,這一路上救災隊伍面臨3重困難:第1、夜黑雨大路難行;第2、救災隊伍負重行軍,體力消耗極大;第3、在這250公里的路程中,只有230公里可以通過,剩下的20多公里山路隊員們只能徒步千行。


  經過14個小時不停歇的急行軍,7月21日中午1點,救災隊伍到達廬山村。此時的廬山村已經面目全非,在7。20泥石流災害中,全村12人死亡,48人失蹤,4人重傷。為了防止出現更多的傷亡,救災小組馬上做出決定,把全村現存的1006人轉移到村子裏相對安全的地方,在這樣的泥濘中,老人孩子都要靠解放軍、武警官兵背著抱著走出危險,而此時這些軍人已經20多個小時沒有休息。

  7月21日,大雨又下了起來。

  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82%的山地,這是當地的地質圖:在最下層是花崗岩,這些花崗岩看似堅硬,但其實早已風化,因此稍有外力就很容易鬆動、塌方;在其上面的表層是疏鬆的腐質層,這一層較薄,主要是一些腐爛的樹葉、草根。一旦遇到高強度、長時間,雨量超過腐質層吸收能力的大暴雨,這裡就會出現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7月22日,救災小組發現山體上又出現了兩道大的裂縫,這意味著雲南省盈江縣蘆山村很可能還會出現泥石流,此時讓人員轉移出村子是唯一的辦法,於是第二次大轉移開始了。目前,660多村民正在轉移的路上,他們將步行到17公里外的雲南蘇典栗粟鄉。雖然有解放軍、武警官兵的護送,但村民們能夠順利抵達安全地帶嗎?一路之上,翻山涉水,老人孩子能夠堅持嗎?食品、水、衣服、住處等等問題又將如何解決?截止目前,我們還在緊張的等待著來自前方的消息。

  主持人:這麼多的老百姓轉移之後,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的安置,還有在雲南德宏這個地方是82%的山地,一旦大範圍降雨的話,可能很多地方都會出現地質災害,能不能有一個有效的預報機制,防止老百姓的生命財産受損失呢?接下來我們就來連線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州委書記劉一萍。劉書記,歡迎您加入我們的節目當中。


  我想問一下劉書記,最近像廬山村這樣的地質災害,在你們這個地方發生的頻繁嗎?多嗎?

  劉:7.5之後又一次爆發了大規模的泥石流和山體滑坡,這在我們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主持人:這個歷史上您指多長時間?

  劉:我們可以有兩個例子,一個是400多年的橋梁,明朝建的橋梁這次被沖毀了,還有英國人在一百年建的張橋,也被沖毀了。另外從有文字記載都沒有過這麼大的自然災害。

  主持人:最近的十來天,受災的人口會有多少?

  劉:第二次我們受災的人十萬人,其中重災區,在盈江縣的崗西鄉、直打鄉,這一片一共是兩萬多人,最重的就是這兩個地方。

  主持人:我想地質災害的受災群眾可能跟別的災害不太一樣,牽扯到立刻要把他們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去,你們現在這麼多人,能轉移到哪兒去?怎麼能解決這些人的衣食住行呢?


  劉:現在我們在離終點邊境20多公里的廬山行政村,這裡邊涉及到一共是720名村民,四個自然村已經滑坡,或者有非常大的滑坡的隱患,對這720名村民要緊急轉移。因為那個地方山高谷深,轉移的地點特別難尋找,經過反復的選擇,確定把他轉移到臨近鄉終點鄉的孟岡這個村,第一批566人村民已經在當地縣的領導和部隊戰士的帶領下,已經開始實施轉移。第二批100多人到明天可以轉移,這樣處在最危險地段的村民,到明天完全轉移。

  主持人:另外據前方搶險的解放軍戰士告訴我們説,在廬山村,現在他們從今天下午開始要緊急轉移666個人,這666個人怎麼安置?

  劉:我們首先把他們轉移到門崗,讓當地的老百姓在村裏,大家擁擠一點,但是先有一個吃住的地方,同時到了那個地方的交通條件要好一些了,我們的救災物資就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運進去。

  主持人:前方搶險的戰士告訴我們説,現在道路是個大問題,很多道路都被衝壞了,機動車根本就過不去,這樣運輸問題是不是很麻煩?

  劉:現在針對這個問題,省政府決定用直升機,直升飛機進行運輸,這個可以做緊急的應對,比如説吃的方面,帳篷和醫藥,把第一批救災物資迅速的運到救災的地方,這是一個。第二就是村民轉移了以後,新的地點,運輸條件就改善了,這樣就可以比較方便的運送到災民的手中了。

  主持人:我想問一下劉書記,現在你們這麼多的地方受災,那你們搶險救災的人手夠嗎?

  劉:人手是夠的,我們現在主要是調去了我們的機關幹部、公安幹警,還有武警,這樣我們還有大批民兵,這些我們都已經可以説是動用了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人力方面有保證。我們現在困難大的主要是在救災物資進一步的調集以及運輸這方面的困難比較大一些。但是現在我們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還有社會各界的援助,所以這樣我們的救災物資現在也在源源不斷地運到災區。

  主持人:劉書記,就像您説的,你們那個地方可能地質條件本來就很容易發生地質災害,最近又是頻降暴雨,之前有沒有預報?有沒有告訴當地老百姓可能會有危險?

  劉:從7.5災害以後,我們把預警工作加強了,我們都在群眾範圍內做了部署,做了動員。因為你知道我們在中遠邊境地區,交通非常不便,通訊等等,交通方面的影響,這次發生災害的地方,它也做了一些準備,知道我們的安排部署。但是沒估計到那個地方會下這麼大的暴雨,而且山體的滑坡事先沒有明顯的預兆,我們那邊不可能有專家在那個地方,所以它的災害發生的非常突然。從現在的錄像可以看到,當時發生的泥石流是在淩晨兩點,那個村裏都是在睡夢中,都沒有任何防備,在被窩裏就被淹沒了,發生的非常突然,確實有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

  主持人:前方的搶險解放軍戰士告訴我們説,由於現在前方一沒有通訊,二道路也不通,還是非常危險,有可能發生新的泥石流,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們怎麼通知住在危險地帶的老百姓,一旦下暴雨有可能出現危險,怎麼進行預報預測?

  劉:我們通過各種方式,州委、州政府,一定要傳達到基層的黨組織和行政組織,這樣讓他們對山體,換個地方加強監測。在監測的過程當中,一旦發生有險情,就立即組織疏散,我們不斷檢查督促,把措施落到實處。這是一個。第二,加強天氣監察,我們24小時全面的用衛星雲圖把天氣進行監測,通過監測及時地發現比如在哪兒的上空有大的降雨的可能性,這樣我們就有針對性的對那個地方發出預警,措施就可以迅速的得到落實,但是我還是要強調的就是地方有時太邊遠,根本沒辦法聯絡上,確實存在一些不能及時或者迅速的解決一些問題。

  主持人:你們現在正在監測的,認為最危險的地方大概還有幾處?

  劉:這樣的危險有幾百處,在我們的五個縣,不同的一些山區,80%的地質都是容易成災的地方,這樣的地方比較多,這就要看內陸雨具體降在什麼地方,如果不下大暴雨,持續的大暴雨,不會出問題。現在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及時加強氣象預測,通過預測,及時地能把雨在什麼地方降,盡可能做一些預測,有防範的準備。

  主持人:非常感謝劉書記接受我們的採訪。謝謝。

  一場災難剛剛降臨,更大的風險還在後頭,幾十位戰士帶著600多老百姓,能夠在暴雨和泥濘當中安全的轉移嗎?接下來我們就來連線這幾天一直在指揮前方進行搶險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德宏部隊的政委張竣峰,目前他正帶著一支增援的部隊去接應那些轉移的戰士和災民。張政委,您好。張政委,我想問一下,我們聽説廬山村那個地方現在仍然是非常危險,是嗎?

  張:對。昨天晚上21點廬山地區又有強的降雨。現在根據我們的搶險分隊和當地群眾一起查看了廬山這些地形外貿,發現山體有大量的落層,原來轉移出來的群眾,只能是相對安全的地區。我們經過請示上級,和搶險救災分隊進行了緊急磋商以後,把666名受災的群眾向安全的地區轉移,已經轉移的地區距離我們現在搶險的地方有17公里。

  主持人:也就是廬山上還有可能發生滑坡或者泥石流,是這樣的嗎?

  張:這個可能性非常大。

  主持人:這次要轉移的666個人怎麼回事呢?

  張:是無家可歸的,受災情況特別嚴重的群眾,也就是在上一次發生泥石流的時候,家園已經被毀的群眾。

  主持人:包括在1006個人裏面嗎?

  張:都包括在1006個群眾裏邊。

  主持人:您不是説轉移666個,剩下的400多住哪兒去?

  張:現在還有村政府和一些親戚朋友家裏,他們的住房沒有明顯的毀損。在那些地區暫時還不可能發生泥石流或者洪澇災害,應該説是相對比較安全的地方,讓他們先留下。

  主持人:現在還沒有轉移出來的老百姓,您説現在那兒又下暴雨,會不會有危險,包括搶險的戰士會不會有危險?

  張:戰士沒有危險。我們現在所做出的決定主要是考慮到這些群眾,不能在很密集的場所進行居住,如果一旦再發生意外情況很難疏散。這樣我們做了部分疏散,其他的群眾,只要我們的力量能夠調集過來的話,我們很快就會將剩下的這些群眾向安全的地區轉移,我現在已經和我們團的參謀長帶領我們的團隊60名官兵向目標方向緊急的開進。

  主持人:現在幫助這600多個老百姓轉移的只有你們在前方的幾十個戰士是吧?

  張:還有我們的15名公安幹警。

  主持人:你們這支部隊是在20號晚上接到命令的,到現在連續搶險已經兩個晝夜了,現在還要走上一整天的路,還要背老人、抱孩子,堅持的下來嗎?

  張:沒問題,我們感覺到這個軍隊是人民的軍隊,有天大的困難,我們與人民的安危同村。我們的全體官兵能夠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抒寫我們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的。

  主持人:我還想到一件事情,您説受災的老百姓特別多,他是整個家園被沖毀。現在好幾百口人吃飯的問題這兩天怎麼解決的?

  張:第一,我們搶險部隊帶去了一部分乾糧和能夠急應的食品。第二,我們在搶險過程當中,除了搶救群眾以外,更多的還發現和收集、整理與群眾生活有關的生活、生産資料,也就是能夠讓群眾還能夠吃飽飯,能解決困難。上級現在黨委、首長對我們非常關心,我們已經接到上級的通知,空軍部隊準備開出直升飛機來增援我們。總而言之,我們相信有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還有各級黨委和全國各族人民對我們的關心和支持、幫助,我們這支部隊一定能和災區的人民同舟共濟,共同的克服和戰勝困難的。

  主持人:您説用直升機,什麼時候直升機可以啟動呢?

  張:因為現在受災地區的氣象條件比較惡劣,我們現在正在和上級聯絡,以及和空軍部隊正在聯絡。

  主持人:現在這些東西都沒有的話怎麼辦?

  張:我們現在向災區轉移的這部分群眾,應該説都是無家可歸的群眾,所以我們才積極的轉移這部分群眾。在災區還能夠居住和生活的部分群眾,在兩三天之內他們的生活,就是吃飯、飲水、就醫的問題,我相信只要有解放軍官兵在,我們會與災區的人民共甘苦、共命運的。

  主持人:現在到底在泥石流災害當中,還有多少人失蹤?

  張:我們趕到災區以後發現的情況是這樣的,一共失蹤的群眾是53人。我們在現場搜救到的遇難群眾的遺體一共是10具。現在還有43名失蹤的群眾,經過我們連續30、40個小時的搜救,感覺到生還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

  主持人:我還注意到在前面的片子當中,我看到你們戰士去現場,全是走著去的,那兒的交通狀況到底怎麼樣了?

  張:非常惡劣,一路上,特別在20號晚上在路上開進的時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一路都是泥石流、山洪,而且我們在夜間開進,帶著所有的搶險救災物資,比如帳篷、被褥、藥品、糧食、飲用水等等。因為我們是在邊境地區執行搶險任務,我們還攜帶了部分的武器裝備。

  主持人:您説轉移的路17公里,那17公里是什麼樣的路?

  張:全是山路。

  主持人:有幾座山?

  張:目前感覺到應該是30、40座。

  主持人:30、40座山,帶著600多老百姓,很多老人和孩子過得去嗎?

  張:因為我們做了最壞的準備,所以我們和部隊的參謀長一塊,帶著60多名官兵,現在正在向他們轉移的路線行進。

  主持人:增援的部隊能有多少人?

  張:我們現在已經出動了60名官兵。這60名官兵是機動到災區來的。

  主持人:除了解放軍戰士,還有武警部隊嗎?

  張:目前武警部隊他們在擔負另外其它的任務。

  主持人:廬山的重災區現在是不是所有的機動車的交通已經斷掉了,只能人走?

  張:過去只有馬車道,最多就是拖拉機能夠通行。過去廬山就沒有車行道。發現泥石流災害以後,現在是通信中斷,道路中斷,還有就是照明用電這些都已經中斷了。

  主持人:轉移的人裏有病號沒有,有受傷的人沒有?

  張:有,有一名重傷員。

  主持人:這個重傷員,現在有醫生嗎,有藥嗎?

  張:有部隊的醫生,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救治。目前暫時沒有危險。但是由於災區的醫療條件非常有限,我們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來挽救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的。

  主持人:現在對於前方的轉移部隊的戰士來説,對於你們搶險的戰士來説,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張:我們現在最大的困難是我們的戰士為了讓群眾在災區感受到黨和政府、人民軍隊的溫暖,主動的把自己的食物、飲水都提供了群眾,我可以很驕傲、很負責任的向你介紹,就是他們還是餓著肚子來完成搶險救災任務,相信他們通過轉移,再加上我們的增援,這些困難會得到極大的緩解。另外就是我們的通信站也遇到了極大的困難,我們帶進去的電池馬上就要耗盡了。這幾天我對部隊的指揮始終是依靠我們自己的電臺來進行指揮的。從目前看,電池已經很快就要耗盡,我們設法把電池等等這些必需品通過增援部隊給他們送進去。

  主持人:估計到什麼時候最後的轉移能夠完成?

  張:我們今天轉移的這666名群眾,比較樂觀的估計,如果路上不再遇到其它的塌山、泥石流等這些自然災害,哪怕就是下一點雨,估計在23號的淩晨4點以前,應該能夠完成大轉移的行動。

  主持人:張政委,謝謝您,非常感謝。

  這場突如其來的泥石流災害是因為突降暴雨造成的,最近一段時間暴雨還在我國很多地方肆虐,已經造成了局部的洪澇災害和地質災害,《時空連線》已經派出了數路記者前往災區,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將持續關注各地抗災的最新動態。

責編:陳卓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