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時空連線]南京拆遷“新政”(7月19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9日 11:25)

    進入[東方時空]>>

  CCTV.com消息(時空連線):東鐵管巷,位於南京市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新街口的腹地,在周圍極富商業氛圍的高樓大廈的掩映中,這一片建於七八十年代的居住區顯得有些陳舊和沒落。今年7月初,作為南京市國有土地的儲備項目,這裡將被拆遷,而拆遷補償的基準價也創造了南京市拆遷補償的紀錄每平方米5891元。7月12號記者來到拆遷現場時,拆遷單位和拆遷戶開始辦理拆遷協議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天。

  記者在採訪前就得知,整個東鐵管巷拆遷項目共涉及拆遷戶700余家,而按照南京市的規定簽訂拆遷協議的期限也僅僅是從公告之日起一個月時間。按照這樣的期限,3天只簽訂了20份協議,這樣的進度顯然有些緩慢。

  拆遷公司的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拆遷補償價格的分歧,是影響拆遷進度的根本原因。每平方米5891元的基準價雖然創造了南京市拆遷補償價格的最高記錄,但很多拆遷戶一時仍然無法接受。

  李女士居住的這片平方區是東鐵管巷拆遷範圍內年頭最長的房子,與周遍的建築相比,這裡20幾戶人家的居住環境是最差的。

  李女士告訴記者,這次拆遷評估的結果,她家南北兩間住房建築面積一共37平方米,按照朝向不同,補償價格分別為每平米5080元和5180元。而由於房子的産權屬於房管局,還要向房管局交納10%的費用,這樣算下來每平米的補償不足5千元。而周邊二手房的價格現在已經漲到6千元以上,這讓退休在家的老兩口只能望房興嘆。

  李女士一家的説法代表了很多東鐵管巷拆遷戶的意見,那麼,是補償價格真的低了嗎?

  這位拆遷公司負責人所説的227號令,是指今年2月1日,南京市政府以政府令的形式公佈實施的新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被媒體稱為拆遷新政。

  作為南京市房産局的副局長,閔一峰多年從事拆遷管理工作,他告訴記者南京市從90年代初至今一共出過第8份關於拆遷管理的行政法規,而直到227號令才真正實現了拆遷補償價格向市場的回歸。

  東鐵管巷拆遷項目的價格評估就是由一家通過搖號産生的評估公司來獨立操作的。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東鐵管巷拆遷項目補償基準價格最終參考的二手房成交案例,時間是在今年的3月份,與以往的政府定價相比要更接近實際的市場價格,但到了實際拆遷啟動的時候,這個價格與很多拆遷戶的期望值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其實,東鐵管巷拆遷項目遇到的問題早在南京拆遷新政實施之初就出現過。作為拆遷新政出臺後的第一個拆遷項目,九華山隧道項目早在5月份就比較順利完成了全部136戶的拆遷,而且沒有一戶強制拆遷,但就是這樣一個成功的案例,在拆遷之初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袁女士是九華山隧道項目的拆遷戶之一,如今她已經住上了一間8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但提起當初拆遷找房的經歷到今天仍然有些不堪回首。

  袁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房子拆遷時,政府的補償價是每平方米5271元,這個價格與以往拆遷相比的確高了很多。

  由於補償款很難買到滿意的房子,袁女士一家在一個月時間裏先後3次購買二手房,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雖然,在最後的拆遷時限內買到了現在這套房子,但也多貼了10萬多元,增加了一定的負擔。

  主持人:業內人士評價南京新的拆遷辦法説它比老辦法多了很多人性化的東西,有了很多保障老百姓利益的切實的舉措,但是在實際拆遷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很多拆遷戶還是對目前的拆遷不滿意,他們覺得沒有得到足夠的實惠,怎麼看待這樣的矛盾呢,接下來我們就要連線三位嘉賓,我們第一位嘉賓是南京新的拆遷辦法之後最早拆遷項目的住戶袁女士,你好。第二位是南京市房管局的副局長閔一峰,那麼南京實行新的辦法從制定到執行都跟房管局有直接的關係,閔局長您好。第三位是打了大量拆遷官司的才良律師事務所高級律師王才亮,王律師您好,非常歡迎三位加入我們節目當中,首先我想問一下袁女士,您是最早一批在新辦法之後的拆遷戶,您覺得通過那一次拆遷,您得到實惠了嗎?

  :這次拆遷的補償比過去也高了,但是由於拆遷款公佈以後,南京市二手房價和開發商的房價不斷漲,所以我們拆遷戶得到實惠並不多。

  主持人:袁女士,你們拿到拆遷款之後,二手房價格也漲了,跟你們拆遷有直接關係嗎,還是南京房價本身就在漲呢?

  :跟我們拆遷有一定關係,原來我們定的價格,按我們拆遷補償款一公佈以後,我們這邊的房價就在不斷漲,而且整個南京市的房價也在漲。

  主持人:我想問一下閔局長,您看這個事情怎麼辦,按説你們按照新的辦法之後,你們制定的補償款應該説比原來已經漲了不少了,但是南京市的房價也在漲,二手房的房價也在漲,這樣拆遷戶還是不能用你們的補償款買到滿意的房子。

  :新法公佈以後,確實有周邊的二手房報價上升的現象,我們覺得解決市場這種動態波動主要的辦法是通過政府的保障措施,把拆遷中需要保障的人群納入政府的住房保障,比如我們在拆遷的過程中間,要求拆遷人,也就是建設單位必須提供10%以上的房源供被拆遷戶選擇。

  :給了一些安置房吧,我們覺得比較遠,現在房子而且面積比較大,我們這邊拆遷的兩棟樓40幾個平方到80個平方,我們都想要原來的面積,因為我們不想貼太多的錢,老百姓也沒有這麼多經濟實力。

  主持人:我接下來想問一下王律師,您看我們記者採訪的時候,其實碰到這樣的例子非常多,拆遷方説你看,比如説房管局説,你看我給你的價錢是按照市場的價格走的,我給你的價格已經比原來高了很多,但是拆遷戶説我要拿這個錢買同樣地段的二手房買不到。

  :我們拆遷補償款各地都是用一種靜態管理,比如評估,是以拆遷公告作為評估允許的來進行評估的。然後房地産這個價格,商品房開發的價格是一種動態,你這裡評估建的5280,不是5800,全國都不算低,都算高。但是開發商那塊由於成本的原因,成長的速度更快,所以導致群眾還是感覺到買不到滿意的房子,還是有情緒。

  主持人:我們説完價錢的事情,我們接下來説下一個,我們記者採訪過程當中大家反映比較強烈的,就是你給人的準備時間的問題,我想問一下袁女士,從你接收到第一次告訴你這個房子要被拆遷,一直到你搬走,中間有多長時間?

  :我是2月10號在報紙上看到,我們這個地方要拆遷,然後到4月30號是拆遷時間,時間是比較短的,也比較突然,所以給我們買房子確實帶來很大的困難。買房子不像買衣服,不好可以不要了。房子是我們後半生、一輩子的事,所以老百姓是非常的慎重的。

  主持人:閔局長,像袁女士反映的情況,為什麼不能早一點就告訴那一片老百姓説可能馬上要拆遷,你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找房子?

  :應該説非常感謝像袁女士這樣一些普通拆遷戶對拆遷的支持,南京就袁女士講的片區的拆遷,傳言也有一兩年,真正劃定拆遷範圍也就是今年年初,確實到最後的搬遷結束也就四個月的時間,給一百多戶居民帶來不便。我們想我們在拆遷中間已經要求有三個階段,前提的公示,讓我們被拆遷群眾能夠進早進入情況,比較早的了解情況,當然這件事作為第一個項目還有著時間相對倉促的情況,我們會在今後工作中加以注意和調整。

  主持人:王律師,因為您經過這樣的案子已經特別多了,在您看來,一般有一個拆遷戶他需要自己找新的房源,一般這樣的時間多長才合適?

  :至少三個月,因為拆遷戶從談到房價,他在找房時候,還有一個裝修的問題,所以就南京政府來説,一個月的拆遷期限應該捉是倉促了一點。

  主持人:王律師,從您律師的角度,您覺得從南京新政方面,還有哪些方面值得改進?

  :南京市這個辦法在全國來講,城市拆遷地方性規章來講它算是比較先進的,但是由於受到我們國家整個拆遷立法進度的要求,所以它不可避免也存在著一些弊端,比如説拆遷管理的範圍問題,我不區分公共利益,我都在管,管的了嗎。

  主持人:袁女士那塊他們是公共利益,是做隧道的。

  :如果是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完全可以通過拆遷改革老百姓的居住條件,我們用徵收的辦法,用評估的辦法來解決徵收不動産的問題。而非公共利益如果是商業開發這一塊,就讓它跟著市場走。

  主持人:我接下來還想問一下袁女士,因為我們記者採訪的時候還經常碰到這樣的事情,就是説你給我的補償款我也能買一個滿意的房子,時間也剛剛夠了,但是這牽涉到什麼呢,我孩子在這片就學,牽涉到我工作就在這裡,我交通需要比較方便,諸如此類,房屋以外的因素。你在拆遷的過程中,您跟鄰居碰到類似的事情嗎?

  :有的。一個比如説,我們孩子讀書的問題,有的小學生在我們附近的小學讀年級比較低的,還有好幾年要讀,他買了房子以後地點比較遠,中小學都有,那無形當中,孩子比較小,家長要接送,交通方面、安全、交通、費用都增加了。

  主持人:閔局長,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比如您給的補償款,最後他們決定到比較遠的地方買一套經濟實用房,但是孩子原來在市中心上學,這種事您碰到了怎麼辦吧。

  :應該問題現實存在,我們作為拆遷管理部門我們也在積極呼籲。

  主持人:王律師,您看這個事情非常有意思,我記得您一項的觀點,如果是商業性拆遷,希望不要政府包辦,應該完全走市場化的道路,但是您想一旦碰到一個商業性的拆遷,這個問題同樣存在。孩子就學,就業的問題,公交線路的問題,這事情政府不加進來,解決不了。

  :這個我想很簡單,如果是商業性的拆遷,那麼談,談到他的經濟補償,能夠使被拆遷人能接受為止,他們雙方有個討價還價的問題。

  主持人:最後一個問題是問閔局長的,因為南京拆遷新政也經歷了幾個項目,現在在最市中心拆兩個大的項目,這個過程當中您覺得目前拆遷辦法還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有沒有漏洞。

  :剛才王律師和袁女士都提了很好的建議,我覺得有很多也正是我們正在考慮的。其他方麵包括一些社會綜合保障因素,我們會向有關部門積極建議和爭取。

  主持人:非常感謝三位今天接受我們的採訪,謝謝。

責編:陳卓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