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井岡山精神代代相傳——革命搖籃井岡山巡禮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8日 10:22)

    專題:江西井岡山
    專題:經典中國

  新華社南昌7月18日電 蜿蜒盤旋的山路上,一輛又一輛旅遊大巴,載著遊客向茨坪進發。盛夏的井岡山,迎來又一個旅遊高峰。海拔不過千余米的井岡山,與三山五嶽相比,並不算巍峨挺拔,在改革開放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卻有越來越多的中外人士來此尋根問底,探究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國共産黨人從勝利走向勝利。

  站在茨坪的北山上,遠處雲海中露出點點峰脈。山風吹來,井岡翠竹發出陣陣響聲,似乎想對人們傾訴什麼。一座具有象徵意義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矗立在北山上:遠看,紀念碑像一團跳動的星星之火;近看,又好似一桿桿革命的槍支。

  遊人如織,人們爭相站在紀念碑前合影留念。“1927年工農革命軍剛上井岡山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問題,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不答覆這個問題,革命就不能前進一步。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共産黨人在堅定的理想信念支持下,從實際出發,獨闢蹊徑,終於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的革命道路。”75歲的井岡山市離休老幹部毛秉華,正在給一批遊客義務講解井岡山精神。他幾十年如一日為上山遊客講革命傳統課,且不取分文報酬,聽眾累計已達120多萬人次。他説:“井岡山精神概括地講,就是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敢於勝利。這也是我們今天搞好經濟建設的精神動力。”

  毛秉華接著講起了故事:1928年冬,紅軍非常艱苦。一個連隊80多人,有時一餐飯只有3斤米下鍋。紅軍只好吃紅米飯,喝南瓜湯。就是在這種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有一首紅軍歌謠唱道:“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條件雖然艱苦,可紅軍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大家想一想,在白色恐怖包圍之中,只有700多人的隊伍為什麼敢於把革命的紅旗插上井岡山,而且堅信它始終不倒?為什麼井岡山革命的星星之火能夠燃遍全國、走向勝利?靠的就是堅定的共産主義理想和始終不渝的信念。我們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樣需要理想和信念……

  “學到的東西比我預想的要多得多,讓我非常激動。我真正懂得了堅持黨的領導,珍惜今天的穩定繁榮是多麼重要。”同許多到過井岡山的人一樣,深圳市民張坤站在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激動之情溢於言表。中山大學的一群學生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的留言簿上這樣寫道:“井岡山是珍貴的精神寶庫,它不僅向我們展示了眾多的革命遺址和先輩的英跡,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懂得了什麼叫革命傳統,什麼叫井岡山精神,這正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最缺少而急需補充的‘營養’。”

  黃洋界上,當年的哨口營房依舊,而久遠的隆隆炮聲給遊客留下了無盡遐想的空間。林陰山路上走來一隊少年遊客,他們是上海市復旦實驗中學的學生。高二(2)班的李洋陽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他深有感觸地説:“這幾天我們在井岡山吃了紅米飯、唱了紅軍歌、走了紅軍路、聽了傳統課,這是我們在上海無法想象的經歷。通過參觀學習,我現在覺得井岡山精神不是一句空話,理想和信念實在太重要了。”

  理想和信念在人們心中傳遞。今年七一前後,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人群涌入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參觀。副館長謝敬霞介紹説,從1959年10月1日正式開放,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迄今已經接待了100多萬人次觀眾。記者去採訪時,館內的講解員正在進行集中培訓。謝敬霞説,我們的講解員雖然都是免費為遊客講解,但是要把井岡山精神講透,我們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一堂培訓課結束後,記者採訪了講解員蔣玉芳。今年26歲的她,已經在館裏從事講解工作8年。她娓娓道來:“我接觸了很多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他們上井岡山後都非常感慨,説當時環境這麼艱苦,革命能夠勝利真不容易。”她略微停頓了一下,“其實不僅是對遊客,對我來説,每一次講解,都是一次靈魂的凈化。”

  蔣玉芳還向記者講述了一個讓她很感動的故事。那是去年12月,井岡山精神大型展覽在天津舉辦的時候,天津市有一批殘疾人也來參觀展覽。由於他們失去了聽覺能力和説話能力,講解員和他們之間的交流,只有通過手語老師的翻譯。我們講一句,手語老師翻譯一句,結果講解花了很長時間。當講解結束時,我發現他們每個人的眼裏都噙滿了淚水。我想,很多人雖然沒有到過井岡山,但是對井岡山很有感情。他們把井岡山當作了心中的聖地。又有一批遊客涌入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一樓大廳中央的一幅巨型畫《井岡路》吸引了眾多遊人駐足。蔣玉芳快步走到遊客面前,微微一笑,開始講解:

  “各位遊客朋友,您可以從這幅畫上看到,鬱鬱蔥蔥的井岡山上,有一條小路‘井岡路’。這條小路代表了中國革命的道路,雖然中間有蜿蜒曲折,但是畫家用一束光線預示著革命的道路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寬闊。這條小路還有個特點,就是不管你從哪個方向去看,這條路始終正朝著你,處在你的腳下,仿佛你立刻就可以上行。畫家這樣的藝術處理,寓意中國革命無論從哪開始,都會走向井岡山道路,也就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責編:慕泉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