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經典中國:振興長江——大武漢的夢想與追求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2日 11:24)

    專題:經典中國

  新華社武漢7月12日電(記者 熊金超)從“敞開城門”到“兩通起飛”;從“扁擔理論”到“東引西聯”;從“打造武漢經濟圈”到“實現中部地區的崛起”……幾度與國家宏觀開發開放戰略失之交臂的大武漢,用“八七會議”傳承的百折不撓精神,矢志追逐著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振興長江的夢想。

  擁有3500多年文明傳承與積澱的武漢,早在宋元之際,就成了知名的港口城市,素有“東方芝加哥”之稱,被認為是振興長江全流域經濟,帶動我國東、中、西部經濟協調發展的“命脈”所在。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的中國重點建設由蘇聯援助的156項工程,武漢受到重點安排,成為這一時期國家重點建設的工業城市,而包括上海在內的一批既有的工業城市則被排在了頭兩個“五年計劃”的次要位置。特別是武漢長江大橋的興建,一舉打通了縱貫南北、橫跨東西的陸地交通,結束了中國長期單純依賴水運的歷史。

  正是國家兩個“五年計劃”的實施,打造了“武鋼”“武船”“武重”“武鍋”等一批響噹噹的“武”字頭企業,使“武漢製造”大到船舶、橋梁,小到皮鞋、手錶、螺釘等都享譽全國。一直憑水運“通江達海”而得“九省通衢”盛名的武漢,成了中國經濟誓言“趕超英美”的一張王牌。

  然而,在並不漫長的歷史演進中,武漢給長江流域經濟和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卻未遂人願。改革開放以後,武漢曾兩度與中央開發開放的大政策失之交臂。一些專家、學者和所有關注長江經濟振興的有識之士,給武漢的發展提出了一個又一個合理化的戰略構想。

  1984年4月,武漢市政府採納了經濟學家李崇淮的建議,制訂了以“兩通”為突破口的綜合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很快得到國務院的批准,武漢三鎮就此敞開大門,形成了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格局。

  這一戰略衝破了舊體制重生産、輕流通的傳統觀念,帶來了武漢交通的發展、商業的繁榮、物流的勃興。

  進入20世紀90年代,武漢有12家過億元的大型商場。在1991年全國評出的百家最大零售商場中,武漢佔了7家,雄居全國之首;作為中國第一個小商品市場,漢正街從起初的一條只聚集了103家個體工商戶的小街,逐步延伸到了10多個社區、100多條街巷里弄的千家萬戶……“貨到漢口活”的歷史得以重現。

  然而,過分強調流通,隨之而來的卻是本地製造業的下滑。一時間,在這個地處魚米之鄉、水資源最為發達的城市,竟出了老百姓“喝珠江水(飲料),吃廣州糧(副食)”的現象。在上世紀70年代末,武漢擁有的70多個國優産品、100多個省優、部優産品,在與廣州、上海等地新崛起的製造業的競爭中,連連敗北、紛紛倒臺。

  大武漢在全國經濟中的地位也因此而一落千丈。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82年,全國各大城市的工業總産值、工業凈産值、工業固定資産原值與實現的利稅額排名,武漢均居第4位。到2002年,武漢的排名已下滑到了第11位。實際上,在全國19個副省級以上的城市中,武漢的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在第14位。

  有學者把中國經濟地圖比作一個輪盤,而武漢就是這一輪盤的軸心。躋身中國經濟大棋盤“天元”位置的武漢,究竟怎樣才能為振興長江經濟作貢獻?成了許多專家、學者和武漢市及湖北省領導連年關注的焦點。

  隨著市場競爭區域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浪潮的興起,去年年初,武漢的專家、學者相繼提出了在長江中游地區打造中國經濟第四增長極的兩種模式:一是跨越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五省,聯合30多個主要城市和地區,以武漢為圓心,在320公里為半徑的區域打造“武漢經濟區”;一是以武漢為中心,100公里為半徑,聯結湖北省內的9個大中城市,打造“武漢城市圈”。

  其構想一齣臺,立即引起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武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中央政治局委員、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省長羅清泉率領專家和機關幹部,親臨全省各有關地市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調研考察。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訓秋,市長李憲生在多次組織專家、學者和幹部進行充分的討論、論證的基礎上,還帶隊前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進行了考察和學習。

  在去年6月召開的省第八次黨代會上,湖北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作出部署:以武漢為核心,聯合省內100公里以內的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天門、潛江8市,建設“武漢城市圈”,逐步將其發展成內陸地區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之一。

  今年7月6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召開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工作會議,部署以“産業一體化、區域市場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城鄉建設一體化”為重點,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的工作。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武漢就積極謀求在中部地區和長江流域的經濟大協作,發起並參與成立了中國最大的流域經合組織--長江沿岸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同時成立了中部地區28個大中城市參加的經濟共同體--武漢經濟協作區。每年召開市長峰會,就區域産業佈局、結構調整、經濟合作、生産要素調配進行磋商。

  如今,這兩個經濟合作組織成為長江經濟快速發展的驅動輪。10多年來,武漢經濟協作區內協作項目達8萬多個,資金總額達3000多億元;而長江沿岸中心城市協調會的作用,則難以用直觀數字指標顯示。

  隨著東南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實現産業轉移和中央“實現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提出,武漢、南昌、合肥、長沙等幾個中部地區省會城市,相繼提出了“承東啟西”戰略。為打造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武漢市貫徹“企業優先、效益優先、市場優先、基層優先”方針,採取八項措施,提升製造業發展水平。

  國內外已有大批企業將區域總部、銷售總部、研發中心等移至武漢,武漢企業也紛紛開始了向周邊地區的擴張。周邊城市也紛紛利用武博會、武洽會、農博會等國際平臺,來漢推銷産品、招商引資乃至投資興業。僅去年一年,周邊8市就有600多個項目在武漢落戶,到位資金達10億余元。

  目前,“武漢城市圈”建設已引起海內外客商的廣泛關注。專家認為,與“長三角”一個中心跨多個省份相比,與“珠三角”一個省份兩個中心相比,“武漢城市圈”9個城市同屬一省且空間距離均在1小時車程內,武漢後發優勢不可小覷。

  人們有理由相信: “武漢城市圈”崛起為期不遠。

  長江振興大有希望……

責編:閆冬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