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歷史與現實的坐標 愛國主義教育在南昌紀實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05日 10:17)

    專題:經典中國

  “當我身臨其境,參觀了八一起義的舊址,聆聽了解説員繪聲繪色的講解後,腦海中便呈現出那千鈞一髮的關頭,那險峻激烈的場面,那運籌帷幄的決策,那震撼長空的第一槍。我深感中國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更深感自己的青春年華不能虛度,必須勤奮學習,才能報效祖國。”這是一名青年學生在八一起義紀念館留言簿上寫下的一段真情感言。

  歷史鐫刻光輝歲月,人間彪炳昭日年華。今天,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南昌,在這裡找尋那段不朽的歷史,找尋八一帶給他們的感動,找尋共産黨人領導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答案。

  “周恩來、朱德等一批共産黨人,都從國外留學回來。賀龍等人是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他們當時完全可以過舒適的生活,為什麼要在白色恐怖籠罩的情況下發動起義?”在八一起義紀念館當了10多年講解員的林南紅顯得有些激動:“因為他們有著對共産主義信仰堅定的追求,因為他們要拯救勞苦大眾,所以他們這麼執著地尋找中國革命的道路。”

  一幢灰色的五層大樓是南昌市中山路上現在少有的老式建築,在蒼松翠柏的輝映下,八一起義紀念館顯得格外莊嚴肅穆。當年這裡叫“江西大旅社”,起義的總指揮部就設在這裡。

  福建遊客李逸洲多次到過八一起義紀念館,他動情地説:“沒有革命先烈流血犧牲,哪來今天幸福生活。我們這一代人要牢記,堅持共産黨的領導,中國才有出路,這個宗旨還要代代相傳。”

  八一起義紀念館的一樓,有一間叫喜慶禮堂的大廳。這裡當年曾多次舉行起義部隊的負責人會議。別致典雅的燈籠、古色古香的太師椅等擺設一如當年,無聲的歷史在與人們靜靜地對話。賀龍當時還是國民黨軍隊的一名高級將領。當年在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共産黨人從6萬多人減到了1萬人,革命被許多人認為是前途未卜。在這樣的情況下,賀龍毅然走上革命道路。他向黨組織遞交了十多次入黨申請書,黨一直在考驗他。當周恩來把南昌起義的計劃告訴他時,賀龍堅定地説了一句話:“我完全聽共産黨的話,黨要我怎麼幹,我就怎麼幹。”

  林南紅説:“作為一個生活在變革新時代的年輕人,每當我講到這些歷史,我都覺得很偉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理念、科學的發展觀等,都能在這些歷史中找到它們的影子。在這個時候,你不會覺得革命是一句空話。”

  紀念館的講解員熱情地給記者説了另外兩件事:一個是當時“江西大旅社”有96間客房,起義官兵當時住不下,就睡在地板上。另一個是南昌的老百姓為了讓官兵喝上水,把旅社幾個養金魚和防火用的大水缸擦洗乾淨,為官兵盛水。第一個故事説明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從誕生之日起就紀律嚴明。第二個故事説明人民軍隊與人民的魚水深情。

  中國共産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在八一起義紀念館參觀者的心中默默傳遞。上海市民張偉明是第一次來八一起義紀念館,他説:“那種環境、那種條件下作出這樣的決策,革命先烈真不容易。我們這一代人要牢記,堅持共産黨的領導,擁護黨的決策,中國才有出路。”

  參加過起義的徐先兆老人去年底辭世,他生前殫精竭慮地宣傳“八一精神”。他説:“聽黨的話、跟黨走,是對人民軍隊説的,也是對每個黨員説的。”新四軍老戰士劉其美説:“中國革命先導者高尚的意志品質和一生兢兢業業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將永遠贏得人民的愛戴,希望今天的年輕人,尤其是我們黨的各級幹部,像他們那樣,心裏時刻裝著人民,想著國家,為中華民族的富強貢獻力量。”

  斯人已逝,風範長存。在今天的南昌,不僅有八一起義紀念館、八一起義紀念塔,還有八一廣場、八一公園、八一大道、八一禮堂等,甚至還有眾多用“八一”命名的企業和人名,英雄城的人們以此銘記那段光輝的歷史,用革命先輩創造的精神財富建設幸福家園。

  一支“漢陽造”步槍做旗桿,撐起的是一面不朽的旗幟。火紅的八一軍旗,在英雄城的上空高高飄揚。近幾年,南昌在下大力氣建設現代花園城市的同時,注重以“八一”為標誌的城市文化內涵的發掘和保護,使一大批相關歷史建築保存恢復完好。八一起義紀念館多次擴大改造,館內除了以八一起義物品和八一起義領導人活動為主的舊址陳列部分外,還採用繪畫、雕塑、聲光電同步沙盤模型、電腦多媒體景觀箱等多種形式,新增了輔助陳列部分,生動地再現了當年起義的光輝業績。朱德舊居、賀龍指揮部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及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舊址都曾是八一起義的歷史見證,這幾處遺址近年來經過修繕,也已向社會開放。作為南昌最具特色的城市景點,八一起義紀念館每年接待遊客達22萬人次,今年5月開始免費對未成年人開放。

  倘徉在繁華的中山路上,在車來人往的喧鬧聲中,已經很難體會到77年前槍聲劃破夜空的緊張氣氛。但中國共産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已經在英雄城深深紮下了根。

責編:陸玨如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