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瞭望》:接受革命精神的蕩滌和沖刷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04日 14:01)

    專題:西柏坡精神巡迴展
    專題: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瞭望新聞週刊消息:北京的兩個大型展覽——《牢記“兩個務必”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迴展覽》、《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在中國共産黨建黨83週年之際舉辦,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中國共産黨在革命的特定歷史階段所煥發出來的革命精神,這是其共同之處。其不同之處則在於:延安精神,是在八路軍遭到國民黨的嚴酷封鎖,革命處於困難階段所孕育的。其精髓,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西柏坡精神是在即將奪取全國解放的勝利,共産黨由農村向城市、由革命黨向執政黨、由奪取政權向建設國家的轉折階段所催生的。西柏坡精神的精髓,集中體現在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兩個務必”的著名論述中,“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兩個務必”是我們黨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孕育、發展形成的,是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傳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兩個務必”,凝結著深刻的歷史經驗,體現了黨的政治本色,是中國共産黨區別於歷史上任何政黨的精神特質。我們今天所從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同樣也是一場革命。這場革命,正處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各項改革向縱深推進的困難階段;同時也是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由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由單兵突進式的發展向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轉折階段。在此階段,大力弘揚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歷史的召喚,是現實的呼喚。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社會主義建設,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今天的綜合國力,物質條件,生活質量,都是延安時期、西柏坡時期所無法比擬的。時代變了,條件改善了,但延安精神在少數黨政幹部的思想中卻日益淡漠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宗旨甚至被這些人忘得一乾二淨了,而是一心一意地為個人、為家庭、為自己的子孫後代求田問舍,斂聚錢財。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也被他們棄之如敝屣。當前宏觀經濟出現的局部過熱現象,相當程度上就是一些領導幹部在領導經濟建設時驕傲自滿、自以為是,急於求成、急躁冒進所造成的惡果。艱苦奮鬥的作風,也被一些黨員幹部扔在了一邊。有的黨員幹部,衣則渾身名牌、食則滿盤珍饈、住則金碧輝煌、行則寶馬奔馳。這些黨員幹部的所作所為,嚴重地削弱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聯絡,敗壞了黨的形象,踐踏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人民群眾中間造成了極壞影響。一個善於從歷史中汲取力量的民族,才是一個有希望的民族。從中國革命的歷史中汲取力量,最關鍵的是要汲取精神的力量。弘揚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就是要用革命精神來洗滌和沖刷與共産黨人的崇高、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所不相容的東西。昔日的陜甘寧邊區政府,被譽為“民主的政治,廉潔的政府”。當年駐延安的美軍觀察組成員説:“這裡不存在鋪張粉飾和禮節俗套,沒有乞丐,也沒有令人絕望的貧困現象,人們的衣著和生活都很儉樸,人民之間的關係是坦誠、直率和友好的。這裡也沒有貼身保鏢、憲兵和重慶官僚階層的嘩眾取寵的誇誇其談。”中國共産黨就是以對人民的無限忠誠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作為我們黨的精神財富,是我們真正寶貴的財富。讓這種革命精神奔流於今天的每個共産黨員的血液,讓這種革命精神沛然充盈于中華民族的肌體,世代相傳,綿延不絕。我們的黨,必定能成為一個純潔的黨,一個與時俱進的黨,一個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先進的執政黨。我們的民族,必定能成為一個對人類的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的民族。(文/瞭望週刊評論員)

責編:陶柯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