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輿論認為:修憲體現國家政治文明的進步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9日 21:57)
新華社香港3月9日電 香港一些媒體9日發表評論認為,海內外廣泛關注的中國憲法修正案草案已提交大會審議。這次修憲,不僅適應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標誌著國家政治文明的進步;而且體現了中央新領導集體執政為民、立法為民、依法治國的執政理念和開明、開放、與時俱進的施政作風。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香港《文匯報》的社評指出,完善對私有財産的保護,明文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産不受侵犯”,是海內外議論最多的話題。從憲法的層面明確國家對全體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産給予保護,把維護公民權益擺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不但賦予每一位中國公民保護合法私有財産的尚方寶劍,更給合法致富的民營企業家和其他先富一族“定心丸”。這有助於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社評指出,“保障人權”有望通過這次修憲首次寫入中國憲法,這是一件非同尋常的大事。在憲法中作出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宣示,既是為了推進中國社會主義人權事業的發展,也有利於中國在國際人權事業中進行交流和合作。憲法修正案草案中將“戒嚴”修改為“緊急狀態”,也是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做法。體現了中國法制建設開明、開放、與時俱進的時代特點。
香港《大公報》的社評指出,修憲是本次全國人大會議的一個主要議題。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在1982年憲法的基礎上已經進行了三次修訂,這三次修訂順應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變化,反映了全國人民的意志,使這部根本大法一次比一次更好。將“三個代表”寫入憲法成為國家的指導方針,意味著順應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順應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順應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將成為建設國家的方向,這從根本上反映了全國人民包括香港人的共同意願。其它各項修訂,實際上也是“三個代表”思想的體現,例如增加“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的內容,順應了發展先進生産力的客觀要求;訂明國家“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産權和繼承權”、增加“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條款,都是為了更好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社評認為,本次修憲為港人提供了一次了解國家憲法、增強國家憲制觀念的好機會。香港不實行國家主體的制度,不等於説香港人可以不了解國家憲法以及不尊重國家憲法。香港基本法直接源於國家憲法,不了解國家憲法,就很難全面正確地理解基本法。
→→專題:2004年兩會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