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評] 人為城鄉收入差距該休矣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9日 11:25)
雖然關於中國的貧富差距問題早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與思考,但是不久前,中國社科院的一份調查報告還是驚起嘆聲一片。在這份報告中,人們看到這樣的結論:近年來,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在不斷拉大,如果把醫療、教育、失業保障等非貨幣因素考慮進去,中國的城鄉收入差距世界最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有人認為,中國的貧富差距是市場經濟作用的結果,有競爭自然就存在差距。誠然,貧富差距拉大有積極的一面,這是改革開放必然帶來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結果,是打破平均主義必須付出的代價和陣痛。但是,當這種差距已經嚴重到阻礙經濟的安全運行和社會的繁榮穩定,影響到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特別是人為因素在其中發揮著主導作用,這樣的城鄉收入差距,我們還能接受嗎?
先來看看人為因素的“功勞”吧——
首先,農民的孩子天生是農民。這種戶籍“世襲”制度是計劃經濟的産物,但迄今,我國“榮幸”地成為了世界上依然實行這種不公平的“等級”制度的兩個國家之一。農民,淪為實際上的“二等公民”,這是不符合市場經濟法則的,因為,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就是機會均等。
其次,農民工離不開“臟、累、差”。本來,“工人”、“農民”應該是職業稱謂,不是身份代表,但現在,農民即使進城當了工人,成為産業工人的一部分,卻仍被叫做“農民工”,而且,我們見過幾個和城鎮職工一樣擁有社會保險的農民工?
第三,農民吃的口糧都要交稅。現代稅收制度基本原則是對商品徵稅,比如糧食,只有進入市場完成交易才收稅,不進入市場就不收稅。而我們現行的稅收政策是:農民吃的口糧、留下的種子、飼料都要收稅,並且不扣除成本。這樣做,公平何在?
第四,沒有任何社會保險,2800多萬農民日均收入不足兩塊錢。多年存在的二元經濟結構造成了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長期處於分割狀態,不要説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和福利了,農村連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也沒有建立起來。
這些人為因素造成的城鄉收入差距總是令人心痛,筆者在這裡不禁要為廣大農民高呼:人為造成的城鄉收入差距該休矣!
我們應該做的是:改革戶籍制度,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人為差別,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逐步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的就業制度;取消農業稅,儘快建立城鄉統一的稅收制度;在農村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實行統一的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
四個“統一”,是農民的希望,也是中國的希望。(CCTV.com“兩會”報道記者 唐峰)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2004兩會論壇 關注國計民生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