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原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談統一戰爭:文武兼用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11日 10:59)

  了望消息:原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李際均中將在最新一期的了望新聞週刊發表文章,分析了中華民族歷次統一戰爭的特徵,闡述了中國統一大業的偉大歷史意義,文章全文如下:

  中國戰爭史的主流是謀求統一的戰爭。歷代實現統一,以軍事為主導,包括以軍事為後盾的和平統一。成功的統一戰略具共性特徵:一是“以文為種,以武為植”;二是“不足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三是文武兼用,必要時用兵摧毀敵人抵抗;四是速戰速決,一戰而勝。國家必須統一,否則將蹈古希臘、古波斯的命運。兩岸政治家歷史定位以對統一態度論定。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生存共同體,歷史上生活在我國疆域內、屬於中央統轄下的各民族政權,都是中國內部的地方性政權。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是在統一觀念的主導下實現和維護中華民族大融合、大一統的歷史。自秦統一後的2200年間,中國統一或基本統一的時間佔2/3以上。歷史上每一次民族對峙、國家分裂之後,最終的結局仍是民族大融合與新的空前大統一國家的出現。中國戰爭史的主流是謀求統一的戰爭。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保持發展上的連續性,為世界所僅見,就在於文化認同與國家統一相輔相成。可以説,國家統一的理念是中華民族的與生俱來的“胎記”,是人們普遍的價值取向與理想追求。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文化傳統和鮮明個性的偉大民族。幾千年來,不懈地追求統一、自立、自強,是中華民族得以延續發展的思想基礎和內在動力。在中國這塊廣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民,無論他們生活在哪個時代,無論他們屬於哪個民族,也無論他們有著何種信仰,甚至無論他們遷徙到什麼地方,受過何種磨難,卻始終保持對中華文化和祖國的認同。中國沒有産生過“國教”,沒有英國式的“統一信仰法”,沒有日本式的“神道教”,更沒有伊斯蘭式的政教合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以國家統一、天下太平代替政治信仰、以崇尚真善美代替宗教,因而有著宏大的包容性和很強的凝聚力。在中國戰爭史上沒有發生過外部世界那樣持久而慘烈的宗教戰爭。這應歸之於中華文化的偉大貢獻。

  國家統一對於中國歷史進步的正面意義乃是毋庸置疑的,它所帶來的直接結果,是政治秩序的正常,社會生活的穩定,生産水平的提高,文化建設的繁榮,邊疆開發的擴展,民族關係的和諧,併為賑濟災荒、抵禦外侮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統一成為了中國歷代統治者中有識之士與廣大民眾的共同願望,“六合同風,九州共貫”的盛世氣象成為社會政治的理想境界。

  要完成國家的統一,往往經歷種種坎坷與曲折,付出相當巨大的代價,只有運用高明卓絕的智慧,實施巧妙恰宜的手段,才有可能實現這個偉大的政治理想。在這個過程之中,有一些具有共性的規律,這就是軍事鬥爭的開展和經濟文化的融合,乃為歷代實現國家統一的兩條基本途徑,這中間又以軍事鬥爭為主導手段,包括以軍事為後盾的和平統一。一方面做好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全方位的準備,先立於主動優勢的地位,把握住國家統一進程的主宰權;另一方面制定正確可行的統一戰爭方略,以確保實現既定的國家統一的戰略目標。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培育出獨具特色、長領風騷的東方兵學。中國古代軍事文化以尚智貴謀、慎戰節武為特徵。這種建立在戰爭反思基礎上的軍事文化,脫離了廝殺的原始,達到“知兵非好戰”的境界,從而具有哲學智慧的美感。這一文化價值取向,也使得統一戰爭的謀劃者,在構築其戰略方針之時,把握“經武之略,在於貴謀”的原則,力爭不戰而屈人之兵,達到“全勝”之目的。為此,就要全面分析戰略形勢,認真構築戰略方針,恰當確定戰略目標,正確選擇戰略方向,具體規劃戰略步驟,妥善運用戰略手段,等等。

  大凡成功的統一戰略都具有一般的共性特徵:

  一是“以文為種,以武為植”,強調政治、經濟對軍事活動的制約與指導作用,即“凡戰法必本于政勝”,“甲兵之本,必先於田宅”。

  二是強調“不足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注重從宏觀上把握戰略形勢,高屋建瓴、統籌全局、爭取先機。把奪取和掌握戰略主動,營造有利於未來發展的戰略環境作為制定與實施統一戰略的出發點。

  三是在統一戰略實施過程中,堅持文武兼用,剛柔相濟,剿撫結合,既重視政治攻心、招撫服遠,又不放棄強大的武力準備,在必要的情況下,用軍事手段摧毀敵人的抵抗,達到統一的目的。總之,文武兩手雙管齊下,力爭“廣致投降,不假殺戮”。

  四是在統一戰爭的具體戰役指揮與戰術運用上,強調充分準備、持久待機下的速戰速決;示形動敵,出其不意;輕兵襲擾,重兵突襲,一戰而勝。

  在全球化迅猛發展、國際形勢日趨緊張的今天,維護國家主權和統一,就是最大的政治。只有國家強大和統一,才能平等參與嚴酷的國際競爭。否則,再古老優秀的文化也難免重蹈古希臘、古波斯的命運。中華民族的歷史比任何個人和群體都偉大,中國的統一事業超越任何個人和群體的利益。當今海峽兩岸的政治家和政治群體在歷史上的最終定位,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以對待中國統一的態度來論定。中華民族需要萬眾一心以最堅決的態度剷除分裂主義勢力,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

責編:慕泉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