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央視網評] 記者:有榮有辱 何甜何苦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08日 10:23)


  今年的11月8日,對於中國的記者來講,肯定是個不平靜的日子。一年一度的節日似乎少了些歡慶的氣氛,而更多的是沉重和警醒,就如同北京這兩天那突如其來的雨雪。

  早前,新華社嚴肅處理山西繁峙“622”礦難中受賄記者,並首次以新華社的名義發佈信息,如實公佈受賄過程和記者名單。之後,中國從政府高層到諸多媒體均掀起了一股整肅新聞行業風氣的風潮。

  10月9日,先是中央電視臺發佈關於禁止有償新聞的聲明。

  10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在中組部、中宣部、中央黨校舉辦的第二期新聞媒體總編輯和臺長培訓班上強調,要在新聞界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學習教育活動。

  之後,中共中央宣傳部、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發出《關於在新聞戰線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學習教育活動的通知》,要求從現在起到明年年底,在新聞戰線廣泛深入地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職業精神職業道德的學習教育活動。要求新聞從業者們恪守職業道德,維護隊伍形象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11月5日,人民日報、新華社、求是雜誌、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聯合製定“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維護隊伍形象”自律公約。

  俗話説,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繁峙礦難中的記者受賄事件顯然就是這麼一顆老鼠屎。真實是新聞的基本原則,當這一基本原則遭到踐踏,新聞就已失去它存在的意義了。然而,從受人崇敬的“無冕之王”到如今屢屢遭到置疑的“社會良心”的擔當者,難道,“社會良心”真的被遺棄了嗎?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現狀呢?記者們的辛苦和心酸又有誰能理解呢?


  應該説,在大多時候,記者還是充當了“無冕之王”和“社會良心”的角色。他們不顧性命安危,不顧個人得失,不惜以生命捍衛新聞的真實。在“非典”鬥爭中,王志可以“質問”王岐山市長;在繁峙礦難中,記者可以痛斥當地政府;在伊拉克戰爭中,鳳凰衛視記者閭丘露薇獨身進入伊拉克採訪。他們用自己勤勤懇懇的耕耘撐起了一片道義和良知的天空。


  我們必須承認,大多數記者還是好的。沒有他們辛辛苦苦的耕耘,我們如今的生活可能會失去許多光彩。我們會看不到及時的新聞,聽不到貼心的廣播,享受不了海量信息帶來的快樂,我們會回到那種小國寡民的狀態。

  正因為記者承擔著如此重要的任務,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事實是什麼呢?這幾年,由於媒體大量擴展,導致許多道德和業務素質良莠不齊的從業人員匆忙進入,他們中雖然不乏優秀人才,但亦有一些“南郭先生”。這就對記者的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媒體的超常規發展還使得新聞從業人員的管理遠遠滯後。部分記者基本道德和業務素質的缺失和管理的滯後必然導致事件頻發,記者隊伍的形象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損害。

  在節日中反省,或許更能體現出自律的意味。在記者節前夕開展上述諸多的“整風”行動,相信這也是諸多國家主管部門和權威媒體機構的良苦用心。寫此文章,願與全國的記者們共勉,讓“良心”永遠可與天表。(網友:蘭色茉莉11)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責編:任今航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