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三中全會認識突破使國企改革空間更廣闊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23日 09:53)

  瞭望週刊消息:最新一期《瞭望》週刊發表文章稱,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津夫在談到十六屆三中全會在國企問題上的認識突破時認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國有經濟的成長是有條件的,不能像過去那樣處處吃偏飯,而要公平競爭和發展。

  白津夫談到,首先,要建立公平的現代産權制度。這就是《決定》提出的“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産權制度。

  其次,依據産權制度行使出資人職責。需要由國有資本控股的企業,應區別不同情況實行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

  再次,通過産權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傑認為,明確提出“現代産權制度”,同時也提出了歸屬清晰、責權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定語”,使改革更加規範了。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運行與發展室主任王小廣説,明確提出了要保護公有産權,也要保護私有産權,這比以前的“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都更加可操作,目的性和針對性更強。

  股份製作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是一新提法。王小廣説,原來沒這麼提過,只是説股份制也是公有制的一種實現形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以後通過民營資本和外資的不斷參股,混合經濟在我們的經濟活動中將成為一種常態。

  國家發展研究中心産業部副部長馮飛説,壟斷性行業的國有企業改革問題很突出,可以説,相當大的大型國有企業改革集中在壟斷性行業,對於這些企業怎樣改,從三中全會的公報來看,其實非常清楚了,就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讓非公有制經濟去改造國有企業,這在學界的聲音是比較高的,但寫進中央文件還是第一次。也就是説,除了涉及國家安全、自然壟斷、有重大社會效益以及高新技術和支柱産業的重大骨幹企業,其他的都要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從過去談怎樣管理國有企業到今天談怎樣管理國有資産,以履行國有資産出資者的責任,這是非常重要的,全會的決定為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産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據。(韓冰潔、張冉燃、楊琳)

責編:劉雅虹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