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從現金收入比例看醫藥行業腐敗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18日 16:16)

  檢察日報消息:據悉,有關調查機構在房地産、醫藥、汽車製造、手機製造四個行業調查發現:四個行業的年薪基本都由現金、補貼、變動收入、福利組成。在四行業薪酬水平對比中處於相對較低水平的是醫藥行業,但其年度現金收入在總薪酬中的比例在四個行業中最大,達到74.5%。

  對此,筆者沒有感到驚訝,醫藥是一個特殊行業,只有大量現金才會使該行業正常運轉起來,才能維持醫藥市場的高回扣狀態:送出的是“工資”,換回的是銷售,留給社會的則是腐敗。

  賄賂款成了工資

  藥品購銷領域的回扣是個公開的秘密,正是高回扣,造成高藥價和醫藥行業的高腐敗,民眾對此切齒痛恨。但是如果你到醫藥生産、購銷企業去查賬,往往很難查到上面明目張膽記明藥品回扣費的賬目。這種見不得人的費用,已經被巧妙地處理為供銷人員的工資、獎金等現金收入了,如銷售提成、業績獎勵,而供銷人員所送的回扣,也多是從自己的現金收入中支付的,賬面上“乾乾淨淨”。這樣的賬面處理,一方面從表面上為企業推脫了行賄的干系,可以應付各種檢查;另一方面,有關的賄賂在賬面上反映不出來,而使得受賄者能夠安然受賄。但這樣做的一個外在表現,就是藥品行業供銷人員的現金收入增加,並帶動整個行業的整體現金收入提高。

  筆者以為,大量現金收入增加了反腐敗的難度。正是因為醫藥行業的供銷人員手中有大量以薪金名義存在的可自由支配的賄賂款,也就從客觀上使得行賄和受賄變成了“一對一”,有關的賄賂行為,不能在醫藥企業的賬面上直接反映出來,行賄也就變成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其他任何人都不知的事”,直接造成了偵查機關的舉證困難。這樣做直接的後果就是加大了醫藥領域反腐敗的難度。

  如何遏製成為關鍵

  醫藥行業回扣的“秘密”已是人所共知,但是司法機關要想取證卻很困難。這樣就出現了一方面人民對於高藥價不滿意,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查處的回扣卻為“零”的不正常現象。

  從本質上講,企業將行賄款以報酬形式發給供銷人員屬於“洗錢”行為,是一種以合法的方法掩蓋金錢的非法用途。這是一種行業性的不正之風。大量現金的發放並不代表醫藥行業收入的真實狀況:我國醫藥行業的現狀是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藥品少,大量的藥品企業經營不景氣,真正的一線工人收入是很低的。調查中醫藥行業“薪酬水平對比中處於相對較低水平”;而一方面現金收入畸高,這種異常的現金流正是證明了此行業中存在以工資作賄賂的可能。

  這樣明顯不合法不合理的現象存在的土壤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在藥廠的周圍往往有著一層看不見的“保護傘”。效益好的藥廠在當地是利稅大戶,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影響司法機關不敢“動”;效益差的藥廠,事關幾百人的就業,影響當地的穩定大局不能“動”。就在這些不能動和不敢動之間,很多藥廠有恃無恐地以各種名目行賄。於是藥品行業在一些人有意無意的縱容下,潛規則代替了法治,利益分贓代替了原則。

  筆者認為,對於這種情況國家要採取斷然的措施加以制止,使得工資不能成為賄賂的“防空洞”,而最佳辦法就是嚴格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用最高可達45%的高稅率,使得企業用發工資的方法行賄得不償失;其次,應該完善立法,將這種行為規定為“洗錢”行為,嚴厲追究有關決策和參加人員的責任。(鄒雲翔)

責編:姚志剛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