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特”在何處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14日 09:02)
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 黨的十六大報告第一次明確提出“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什麼是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十六大報告中關於城鎮化道路的闡述與以往有什麼不同?如何推進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在黨的十六大閉幕之際,記者採訪了十六大代表、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
城鎮化道路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仇保興代表説,黨的十六大報告引人注目地首次提出,“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為什麼要走城鎮化道路?
工業化需要集聚狀態,只有人類活動集中才會降低工業生産的成本,才會形成集聚效應。因此,城鎮化是工業化的必然産物,離開了城鎮化,工業化的效率就會降低;離開了工業化,城鎮化就無的放矢,就會失去發展的動力。
發展第三産業,必須依託城鎮化。隨著社會的發展,第三産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出來。第三産業在工業化的後期,就業人數會超過第二産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會逐漸大於第二産業,同樣對人類活動集聚的要求,也高於第二産業。因此,只有城鎮化才能促進第三産業的繁榮和發展。
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也在城鎮化。我國約70%的人口在農村,單位土地的産出率很有限,種植業增長的空間也很有限。要使農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減少農民數量,提高人均生産率。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轉移出來的勞動力收入增加,村勞動力的産值也會大大提高,收入相應增長。所以説,城鎮化又是生産力發展的一條必然規律。
中國的城鎮化道路要避免發達國家走過的彎路
仇保興代表説,城鎮化道路是世界各國發展的必然趨勢。回顧英、法、美、日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城鎮化進程,可以看到,每次城鎮化都帶來了生態嚴重破壞、資源過度利用、城市文化遺産被破壞,以及空氣嚴重污染等問題。
我國土地資源少,耕地更少。城市用地與耕地、水資源之間的矛盾突出。我國的國情迫使我們走一條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化道路,此外,中國的城鎮化不是初級工業化階段的城鎮化。我們的城鎮化必須與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相適應。因此,我國的城鎮化道路,決不能步西方發達國家對資源破壞的後塵,避免發達國家走過的先污染後治理、先蔓延後整治的彎路,必須走城市與生態,城市與農村,城鎮化與新型工業化協調發展的路子,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這就是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
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在西部大開發中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西部開發要以生態優化為前提,基礎設施為重點,爭取10年內取得突破性進展。西部地區要抓好生態環境建設,必須走城鎮化道路。當前西部大開發的重中之重是退耕還林,增加大自然自我恢復的能力。富餘的人往哪去?只有通過城鎮化來消化,轉變農牧民的謀生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使他們向城鎮集聚,給大自然以休養生息的機會,最終才能解決沙塵暴、土壤退化、草原退化、森林覆蓋率降低、沙漠面積擴大等難題。同時,城鎮化還可以使當地經濟建設投資更加集中,發揮更大的效益。通過城鎮化,引導新型的工業化,達到集聚經濟的目的,推動經濟的發展。
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仇保興代表説,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這也是第一次這樣表述。
從城市發展的要求看,大城市要有一定的數量和規模,中等城市唱主角,小城鎮星羅棋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功能不同。大城市的經濟輻射力是全球的。中等城市服務於整個區域,在這個區域內起領頭羊的作用。小城鎮的功能則是服務廣大農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有各自的服務功能,且不能相互替代。
隨著信息化、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不同城市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對國民經濟的促動是不能替代的,所以必須強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哪一個都不能放鬆。
十六大報告另一個新的地方,就是提出小城鎮的發展要有重點,明確強調:發展小城鎮要以現有的縣城和有條件的建制鎮為基礎,使基礎設施投資能夠相對集中,使一個縣、一個地區成為經濟的凝聚點,進而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小城鎮的發展應走不均衡的發展道路,不能搞平均主義。
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
仇保興代表説,貫徹十六大精神,堅持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首先在指導思想上,要把可持續發展放在突出地位,切實保護、合理開發和節約使用各種自然資源,堅定地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其次,城鎮化建設要有重點,要採取不均衡的發展戰略,以現有的縣城和有條件的建制鎮為基礎,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同時,小城鎮發展要有動力,要同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服務業結合起來。
第三,消除不利於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
第四,重點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特別是在西部地區。
第五,放寬國內民間資本對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的準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拓寬渠道。
第六,強化規劃對城鎮化的調控作用,確保城鎮化的健康發展。
第七,增加對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的投入,完善供應體制,健全城市的社會保障體系。
第八,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生活環境。
第九,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過程中,建立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完善專家諮詢制度,確立決策的論證制和責任制,防止城鎮建設的盲目決策。
重任在肩 時不我待
仇保興代表最後説,當前我國已經走到城鎮化起飛的階段,一個城鎮化發展的高潮期將要到來。必須看到,我國的城鎮化是在我國市場化還沒有完成,國際化又即將到來,新技術革命和信息化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的形勢下推進的。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各級領導幹部的城市規劃建設知識的儲備、法律的儲備、經驗的儲備還顯得十分不足。
城鎮是國民經濟的主要載體,城鎮化道路決定著我國經濟能不能健康持續穩定地發展,決定著我們能不能與生態環境平衡協調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説,城鎮化決定著我們的未來。應對城鎮化高潮到來的挑戰,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前行的路任重道遠。我們要加倍努力,通過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的、健康有序的、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化道路,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我們的貢獻。 (新華社記者王雷鳴)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