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變美了,變現代化了 十六大代表感受北京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10日 11:14)
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題 談起對北京的感受,青海省民和縣馬場垣鄉團結村黨支部書記、十六大代表馬元良對記者説:
我上一次來北京是在1982年,送孩子來北京到中央民族學院讀書。現在的北京和那時的北京相比,變化太大了。
從飛機場到駐地,我一路看,很新鮮。我覺得,我們家鄉這些年變化已經夠大了,沒想到北京變化更大。
北京變美了,變現代化了。這些變化,我看在眼裏,喜在心頭。因為北京是祖國的首都,北京的變化實際上反映的就是全國的變化。
首先,交通方便多了。我1982年來北京時,公共汽車都很少,坐車太不方便了。現在,出租車滿街跑。一招手,想到哪就到哪。
基礎設施變化也很大。立交橋一座接著一座,高樓大廈一座接著一座。我看了眼花繚亂。現代化的商場一個挨著一個,商場裏的東西豐富多彩,應有盡有。
人們的生活富裕多了。我認識的幾個人,都買了房、買了車。過去,他們可是省吃儉用過日子,還緊巴巴的。
信息的傳遞快多了。報紙的種類有很多,信息很豐富。記者今天談的事情,明天在報紙上見到了,還配有圖片。
你問我對北京有沒有什麼意見?我還真説不上來,總覺得北京什麼都好,提不出太多的建議。如果真要説,我覺得北京的綠化應該搞得再好一點。我雖然是農村人,但我現在也明白生態建設對於生活的重要性。如果環境不好不但不能發展,連生活都成問題。北京把綠化搞得更好,就更能顯示出國際化大都市的氣派。
原來我還挺滿足的,以為自己家鄉不錯了。看了看,我們的差距還很大。我們還需要加把勁。
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是縮小城鄉差距。讓我們那裏趕上北京,我想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經過努力,起碼可以發展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們把北京作為我們的榜樣。
劉瑞蓮:“北京真大,北京人真好”
去採訪安徽碭山縣葛集鎮白臘園村的劉瑞蓮代表,問她對北京的印象,她這麼説:“沒想到北京這麼大、這麼漂亮,北京人這麼好。”
剛到北京報到那天,劉瑞蓮代表心裏就有個小小的心願:得仔細著看看首都北京的新模樣。一位採訪過她的電視臺記者知道她有這個想法,就自願當嚮導,熱情地拉她坐上自己的私家車,繞北京逛了一大圈。寬闊的馬路,林立的樓群,奔馳的車流,行色匆匆的人們……大都市的氣息深深感染了她。這位記者還帶她去自己的家裏做客,請她看看北京普通人的生活。劉瑞蓮感慨地説:“北京發展得真快呀!”
問起她們村這些年的發展,劉瑞蓮笑著説:“沒北京快,可也不慢”。她説,1983年開始任村支部書記時,白臘園還是出了名的窮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48元。有句順口溜説:“泥土墻,茅草房,紅芋片子當主糧。只見姑娘往外嫁,不見小夥當新郎。”現在,村民住樓房,買電器,穿新衣,吃細糧,估計今年人均收入能達到4000元。前後對比,真要感謝黨的富民政策好,感謝“三個代表”好。
劉瑞蓮説,聽了十六大報告,更感到時間緊迫。現在白臘園村雖然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自己跟自己比變化很大,但還只能算是“小富”,老百姓盼著借十六大的東風實現“大富”。回去以後,要一門心思發展經濟,讓老百姓儘快富起來。“我想著,要讓鄉親們都來北京看看。”
“代我向北京人問聲好!”
“北京人的精神面貌大不一樣了。”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民族藝術學校校長、十六大代表、鄂溫克族的杜海明接受記者採訪時感慨萬千:
我1987年在中央音樂學院讀書。畢業回家後,每隔三年總要來一次北京,今年3月還來了一次。但是,由於時間緊,沒有來得及到處看一看。
我對北京感情很深,對北京人的感情也很深。北京就是我的第二個家鄉。
這次到北京開黨的十六大,我除了開會外,還在駐地周圍以及中央音樂學院周圍看了看。故地重遊,倍感親切。
北京變了,高樓多了,汽車多了,廣告多了,立交橋多了,草坪多了,商店的東西多了,當然人也多了。不過,我最大的感受是,北京人的精神面貌變化大。
你問我為什麼這樣説?我是搞藝術的,很注意觀察人,我説得肯定沒錯。北京人的穿著打扮洋起來,説話的口氣和走路的樣子都很有精神。大家都很忙碌,但是一切都井然有序。北京有那麼多的人口,能達到現在這樣很不容易。
北京的服務態度變化也很大。過去,外地人都説北京人傲氣,看不起外地人,服務態度不好。不少人很怕到商場去買東西。但是,這次我感覺大家都很熱情。有一天,我想到商店買個相機,但是找不到地方。問一個當地人,他不厭其煩給我指路。從這個小事情上,可以看出北京人對外地人的態度。
我希望北京能夠變得更好。讓所有的人,所有到北京的外國人都挑大拇指。那樣,我們臉上更有光彩。
北京在變化,我們家鄉在變化,全國都在變化。十六大召開後,經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國家肯定會變得更加強大,大家的日子會變得更加寬裕。代我向北京人問聲好!
責編:千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