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天人合一的魅力 三峽工程展示中國治水新境界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06日 14:32)

  新華社三峽工地11月6日電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電工程——長江三峽工程成功實現導流明渠截流合龍。

  專家認為,這標誌著三峽工程建設進入了新階段,也意味著經過多年努力,中國治水能力進入了一個新境界。

  1993年開工之前,三峽工程一直是中國最具爭議的工程。在長達半個世紀的爭論中,一開始,資金能否承受、技術難關能否突破是人們擔憂的主要問題,而“三峽工程會不會造成環境破壞”,後期逐漸成為爭論的焦點。

  “水患本身就是生態失去平衡造成的,”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總經理陸佑楣是一位著名水利專家,他説:“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目標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水患是中國的心腹之患。據史料記載,1949年以前的兩千多年間,平均兩年中國就發生一次大水災。過去十餘年間,長江頻頻暴發的特大洪水令人警醒。

  如今,中國的科學家們基本達成了一個共識:以防洪為第一任務的三峽工程,總體上是一項改善長江生態環境的工程,但也會産生一些環境問題。隨著三峽工程建設的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被擺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1997年11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觀看大江截流後發表的講話中,對加強三峽環保作出了重要指示,他説,這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大事。

  與江河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水利專家陳漢柏説:“截斷江河建大壩,並不意味著對自然界的征服,而是一場與江河有商有量、有曲有折、有退有讓的對話和談判。”

  三峽工程剛開工時,庫區兩岸居民一般採取就地後靠搬遷的方式,在更高的地方繼續墾荒生活,大大小小的工廠全部“另起爐灶”。

  但到後來,考慮到僅僅就地後靠,就會造成林木和植被的破壞,重建工廠還會污染庫區的空氣和水,國務院決定於1996年對三峽移民作出了兩個重要調整:一部分移民不再就地後靠,而是遷到庫區以外的地方居住,而凡是造成污染的工廠一律關閉。

  到目前為止,已有14萬三峽移民遷出庫區,被安置到經濟比較發達的11個省市重建家園,共有1000多家污染企業關閉。

  從今年開始,中國政府將投入440多億元鉅資治理庫區生態環境和地質環境,幾乎相當於工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一半。除此之外,三峽壩區工地專門安排了4.9億元,用於恢復施工造成的環境影響。

  這是中國在新世紀啟動的規模最為宏偉一項環境保護工程,三峽工程也因此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用於環境保護投入最大的工程。

  “環境保護將使三峽工程的防洪、發電和改善航運條件等功能得到充分運用,可以極大地改善已失去平衡的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這對全球環保也有重要作用。”陸佑楣説。

  到了2009年,三峽工程全部建成後,可以解決長江中下游1500萬人的生命安全和2300畝耕地直接受到洪水威脅的問題,並能防止或減緩洞庭湖等長江中游湖泊的淤積萎縮。

  同時,三峽工程每年可發電847億千瓦,相當於每年減少燃燒5000萬噸原煤,而這些原煤的燃燒,一年將排放一億噸形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200多萬噸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數量、一萬噸一氧化碳、37萬噸氮氧化物。

  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兩院院士潘家錚説:“在中國治水史上,一直就存在‘堵’與‘疏’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但在三峽工程上,這兩者得到了辨證的統一。”

  歷經10年建設的三峽工程,在先後成功進行兩次截流後,將於明年6月開始下閘蓄水,逐步邁入首期防洪、發電和改善航運條件的“收穫季節”。

  當然,中國的水利專家和建設者們仍清醒地認識到,治水任重道遠,不可能“一庫安天下”。

  潘家錚説:“讓水利工程持續發揮效益,實現大江大河長治久安,既是人類的勝利,也是自然界的勝利。中國天人合一的哲學再度展現了它的魅力。”(記者 施勇峰 唐衛彬 戴勁松)

責編:千尋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