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焦點訪談》:信息便捷
——新時代 新生活(五)
央視國際 (2002年10月06日 21:45)

  近幾年來,隨著各種各樣的高新技術日益深入到我們老百姓的生活中,我們在接受和獲取信息上,確實做到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也大大縮短了。今天我們特地請來了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的趙曉凡司長,一起來談一談關於信息化這個話題。


  主持人:趙司長,您是做信息化推進工作的,您平時用什麼方式跟大家、跟同事們溝通聯絡?

  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推廣應用組副組長趙曉凡:差不多現在所有的先進信息技術都用到了。

  主持人:都有哪些?

  趙曉凡:比如我們平常的打電話、IP電話,還有手機、電子郵件,當然還有手機短信息。

  電子郵件、IP電話、短信息,如果是在兩年前,可能還有許多人沒聽説過。而今已有許多人在使用。今年9月21號是中秋佳節,在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人們不僅在用傳統的方式歡渡中秋,同時還有許多人用新的方式表達對親人、朋友的美好祝願。

  哈爾濱市民國文學:哈爾濱的朋友給我發短信,佳木斯的親屬、老人也給我發短信,北京原先的老同學、朋友也給我發了很多短信。有中秋節祝全家幸福快樂的,有祝全家平安、工作順利的。你看給我發這麼多,我心裏挺高興,我也給他們發,過節了,大家都圖個高興,您説是不是。

  哈爾濱市民修德力:我看報紙上説,移動公司的短信平臺好象都要呼爆了似的。

  今年中秋節,哈爾濱移動通訊公司為人們發送短信息做了充分的準備,因此再沒有出現網絡塞車的現象。但這一天短信息的發送量還是大大超過了平時。

  黑龍江省移動通信公司網管中心主任戴毓豐:從網上用戶使用短消息的情況來看,21號中秋節用戶使用的手機點對點短信量已經達到了250多萬條,也就是説增加了25%左右。


  從人們不知手機短信息為何物,到它悄然走近我們的生活,並漸漸成為一種時尚,在中國也就是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2001年全年經由中國移動發送的短信息是158億條,而僅僅是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手機短信息的發送量就已經達到了282億條,平均每個中國人就有20多條。這表明手機短信息已是新世紀的中國人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

  趙曉凡:現在有人把這個短信信息也叫拇指經濟,就是很多人的大拇指會變得特別發達,在按手機的時候,你都想象不到,像飛一樣。

  主持人:從這個意義上説,實際上短信息的這種發展和變化,反映出了我們國家信息化産業的一個發展變化。

  趙曉凡:是的。

  説起中國信息産業這些年來的發展,以及它給中國人的生活帶來的影響,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有自己的切身感受。每一個人也都能用自己的經歷,為這種變化做一個形象的描述。哈爾濱有個周先生,是當年最早的手機用戶之一,現在提起當時用手機的感覺,他還覺得非常好笑。

  哈爾濱市民周傳新:有這種感覺,自己拿手機,別人可能都好奇,哎呀,你這手機真好,大哥大,完了有可能去摸一下,或者去打電話什麼的。

  記者:你心疼嗎?

  周傳新:那當然心疼了,好多錢才買的手機,不能亂動,不能亂摸,看看行,只許看,不許摸,真的有那種感覺。

  那時不光手機是件稀罕物,打個長途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李玉全是當年哈爾濱市電信局的長話接線員,她告訴我們,之前從哈爾濱打個電話到北京,可不像現在這麼簡單。


  黑龍江省通信公司哈爾濱分公司話務中心主任李玉全:你要挂長途電話,首先要通過我們113進行登記,轉到長途接續臺進行接續,還要通報給對方你所要的受話單位,或者是電話號碼。如果順利的話,一個小時就可以接通,假使不順利,非常繁忙的情況下,7個小時到8個小時接通,那也是常有的事兒,有的甚至還有接不通的現象。

  現在如果您再到全國各地的電信營業廳來就會看到,原來用來打長途的小亭子早已不見了,因為全自動的程控電話已在全國城鄉普及了。目前我國固定電話的用戶已達2億,移動電話的用戶已經達到一億八千萬。現在人們坐在家裏別説是國內電話,就是打個國際長途也是件非常簡單平常的事,而且即使在最偏遠的鄉村,你也能看到移動電話中技站,在這裡,揣著手機打電話的老鄉們隨處都能見到。

  主持人:現在你看我們記者採訪的這些內容就會發現,我們這些年,通訊産業確實非常發達,打電話比過去方便多了。

  趙曉凡:信息技術發展了,它不是為它自己而發展,它實際主要有幾個方面的應用,其中一個是對傳統産業結構和素質的提升,由於工業和農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它會受到自己發展模式的限制,很難再有質的變化。但是由於採用了信息和通信技術,就會把它的潛力挖掘出來。

  黑龍江省望奎縣東郊鄉正白前二村,這裡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土豆種苗生産地,可是就在89年前,由於信息不暢,農民們種出土豆來,卻很難賣出去,以至於每年一到收土豆的時候,鄉親們就犯了愁。

  黑龍江省望奎縣東郊鄉正白前二村村民馬貴俠:我們家那時候,就是自己上遼寧找的一家(客戶)。

  黑龍江省望奎縣東郊鄉正白前二村村黨支部書記 紀元祥:那時候我們甚至連遼寧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

  黑龍江省望奎縣東郊鄉正白前二村村民馬貴軍:問客戶要不要,要多少,得坐火車去一趟,往返路費得五六百,還要坐車去。

  馬貴俠:要賣個一萬多枝也就是不錯的了,幾千斤,不敢種,种太多怕銷不了。

  就在這幾年,隨著通訊的發展,農民家漸漸有了電話和手機,於是村裏的土豆也就走得遠了一些。現在縣裏的互聯網上又建立起了一個農業信息網站,全國以至全世界的人,只要點開這個網站,都能知道這個黃麻子土豆,全縣的土豆一下子就打開了銷路,光是來自種苗的黃麻子土豆就已銷到了全國14個省,40多個縣、城市,並遠銷到了俄羅斯、朝鮮等國家,現在老鄉們的土豆再也不愁銷路了。


  馬貴軍:全靠信息,信息社會,也是信息時代,因為用電話、用網絡,或者用手機聯絡,哪天要貨,哪天上貨,現在就好了。現在種得少的也得達到兩坰地。

  記者:兩坰地能種多少?

  馬貴軍:大約種子就得種到一萬斤吧,産量都達到八九十來萬斤左右。

  而今,隨著生意越做越大,正白前二村各家各戶對於土豆的産銷信息已經看得和農機化肥一樣重要。現在全村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話,15%的村民有了手機,村民們已經把每個月花在通訊上的費用看作是一項不可缺少的開銷。

  紀元祥:手機費六七百塊錢吧。

  記者:你這花得也不少啊。

  紀元祥:我這個花得多,掙得也多。

  正向我們在黑龍江省望奎縣正白前二村看到的,信息化不僅為村民們打開了土豆的銷路,更使村民們開拓了視野和思路。當傳統農業搭上信息化這輛世紀班車後,便迅速迸發出新的活力。記者在黑龍江採訪時,還了解到另外一個故事,黑龍江工業大學的張銓教授,利用科技信息技術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張銓:我很可能是哈爾濱市普通公民中,非電信的技術人員,第一個使用寬帶網的,説到收益呢,我覺得可以這麼説,我從1996年開始使用互聯網,到現在6年多的時間,對我人生影響很大很大。

  張教授是1995年退休的,一下子脫離了原來的工作環境,加上孩子們又全不在哈爾濱,剛退休時,老兩口還真有些不習慣。於是從1996年開始,張教授自己在家裏,建了個個小小的數碼信息中心。一方面可以自娛自樂,另一方面還可以搞科研、做設計。通過互聯網他還交了不少國內外的朋友,這樣一來張教授的世界不僅沒有變小,反而越來越大了。

  張銓:我之所以互聯網能夠用得效益比較高,我想這和我們國家這個最近幾年信息化建設的進步是分不開的。

  現在,最讓張教授老兩口開心的是,利用網絡可視電話,老兩口在網上天天都可以看到自己遠在國外的兒子和可愛的小孫兒,這樣孩子們雖然不在身邊,可他們老兩口卻一點都不感到寂寞。


  中國的信息産業實際上是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才開始得到真正的發展,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裏,我們國家的信息化就以驚人的速度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固定電話用戶和移動電話的數量都已達到了世界第一位,而且有關部門預計,到2005年時,我國的固定電話用戶還將比現在增加6700萬,達到2億7千9百萬戶,移動電話增加1億7千萬,達到3億8千萬戶,上網人數預計在2008年也將躍居世界第一位。

  可以想象,到那時我們的國家建設和人民的生活在信息科技和信息産業的幫助下,必將發生更加翻天覆地的變化。

  主持人:趙司長,您覺得未來信息化會給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什麼?

  趙曉凡:隨著我們國家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我們的政府會變得更加廉潔、高效、透明,為老百姓提供更加貼切的服務,我們的企業也會提高競爭力,産生更多的效益,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産品和服務,我們的生活也會更快的、更多的享受信息化的成果和好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加美好。

  
由此進入《焦點訪談》頁面

責編:趙瑋寧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