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8月15日電 由於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流域人口大量增加,工業化進程對水源污染等原因,目前長江流域人均水資源量正急劇下降,已由1980年的2760立方米減少為2270立方米,僅相當於世界平均人均水資源量的1/4。
這是記者日前從“長江流域、西南諸河水資源綜合規劃工作會”上獲悉的,
統計數據表明,2000年長江流域總供水量1736.3億立方米,較1998年增加了3.83%;總用水量1727.8億立方米,較1998年增加4.2%,供水量的增長低於用水量的增長。流域內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供水水質污染日趨加劇,1980-2000年間污水排放總量翻了兩番。2000年工業廢水和城鎮生活污水年排放總量達233.9億噸(不含火電廠直排冷卻水和礦坑排水),劣于Ⅲ類水質河長比1998年增加約8.8%,部分淡水湖泊、江河水體富營養化十分嚴重,滇池、巢湖、太湖“三湖”水質日漸惡化。與此同時,長江流域內人口迅猛增長,2000年長江流域人口42336萬人,2001年就增長為43993萬人,一年增加了1657萬人。眾多原因綜合作用使長江流域人均水資源量急劇減少。
長江水利委員會研究表明,隨著工農業發展及城市化進程加快,長江流域用水量的增長在2030年以前是不可避免的,水生態及環境的惡化也將加劇。估計在遭遇枯水偏旱年時,河外需水量將超過3200多億立方米,約佔長江水資源量的1/3強,實際耗水量約為1500多億立方米,入海水量仍在7000億立方米左右,對流域河川徑流總量的影響不大。但若遭遇特殊枯水年,並考慮到水生態、水環境惡化的影響,水資源開發利用量將可能達到極限,即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力系統可能面臨崩潰危險。
據了解,這一嚴峻形勢已經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目前啟動的“長江流域、西南諸河水資源綜合規劃”,計劃用三年時間,通過對水資源狀況的分析,科學評價水資源的條件,提出長江枯水期水資源可利用量的上限值,即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力的最大值;通過採取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使生活、生産、生態用水相協調;根據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的分析,為流域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佈局和南水北調提出建議。一方面嚴格實行用水管理,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另一方面在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前提下,優化配置、開發利用水資源,提高其承載能力,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保障。(郭嘉軒 周長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