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新聞早8點》消息 目前,我國正在研製的神舟4號無人飛船各項工作進展順利,預計在今年年底將進行發射實驗。
航天科技集團的有關負責人在北京透露,神舟4號的研製,進展的非常順利,預計在今年晚些時候能夠出廠,到發射中心執行發射任務。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慶偉 介紹,現在神舟4號的狀態跟載人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説,如果現在要上人的話,從狀態上看是具備的,但是要保證宇航員的絕對安全,還要進一步進行科學實驗和分析。
我國已經進行了3次無人飛船的飛行實驗,獲得了一定的經驗,同時在一些重點技術上也取得了突破。在未來幾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還將突破以飛船交會對接、空間實驗室、衛星網絡、深空探測等為代表的一批關鍵技術。(張彥 常青)
到2005年發射30顆 2020年中國衛星需求量將達200
央視國際消息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對各類衛星的需求量將大幅增加。據有關權威部門提供的情況,“十五”期間,預計有30多顆國內衛星需要發射;到2020年,國內各類衛星需求量將達200顆左右。
大力發展衛星應用運營服務 我國衛星業邁向産業化
新華網消息 隨著日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控股上市公司“中國泛旅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從“中國泛旅”更名為“中國衛星”,長期由國家支持的我國衛星事業正試圖通過資本市場發展成一個産業。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中國衛星總裁王彥廣説,作為國內第一家衛星及衛星應用産業領域的上市公司,“中國衛星”將在未來3到5年內打造成衛星應用産業的旗艦。
吳邦國要求航天科技集團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新貢獻
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今天致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對公司成立3年來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並希望他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強科研生産,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為我國國防事業和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今天召開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二次工作會議,宣讀了吳邦國的致信,信中説,三年來,航天科技集團廣大幹部職工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方針政策,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各項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應當充分肯定。
新聞背景:
我國成功發射“神舟三號”飛船
“神舟三號”飛船于3月25日晚10時15分,在我國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入太空。
載人航天工程有關負責人稱:“神舟三號”是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除沒有搭載航天員外,其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完全一致。這艘飛船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重要進展,為不久的將來把中國航天員送入太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神舟三號”運載火箭是由“長征二號F”捆綁式大推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神舟三號”飛船進入太空後,持續繞地球飛行若干天,進行一系列項目的科學試驗。之後,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軌道艙繼續留在太空飛行,直至完成預定的科學試驗任務。
“神舟三號”裝上了模擬人設備
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高級技術顧問莊逢甘披露:“神舟一號”上天時並沒有裝上完整的系統,只有一些主要的系統,“二號”比“一號”多了一些,現在的三號又比二號多了一些,裝上了模擬人的設備,比如説宇航員的生命保障系統,這套系統很複雜,造價很昂貴。“神舟三號”上天后,將執行一些具體的空間探測和空間試驗的任務,其與生命保障系統、安全返回系統相對獨立的軌道艙將在發射完後留在軌道上繼續工作約半年時間。另外,這次發射本身還要帶一個衛星上去,這是和“神舟一號”、“神舟二號”不一樣的地方。
飛船可以收集太陽能送回地球
對於載人航天飛船上天以後,我們將開展哪些工作呢?離老百姓有多遠?據介紹:載人飛船上天后主要還是開展軌道艙內的實驗工作,開展的實驗應用目標是非常清楚的,具體實驗項目大部分由中國科學院來管,比如測量一下地球的資源環境、探索太空資源,其中太空資源指的是微重力、太陽能等。這些實驗表面上看和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是“風馬牛不相及”,但這些實驗的結果最終都是為了更好地為人類服務的。
“神舟三號”空間生命實驗取得成果
搭載在“神舟三號”上進行的空間生命實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在“神舟三號”上進行的空間生命科學研究之一是蛋白質的空間晶體生長實驗。有40多個蛋白質樣品都在空間生長出了晶體,有的尺寸還較大。專家介紹,了解蛋白質晶體的結構對於揭示生命奧秘、分析疾病成因十分重要,是進行藥物設計等生物高技術的基礎。
“神舟三號”上進行的另一項空間生命研究是生物細胞培養實驗。專家説,利用太空開展生物細胞培養,可以了解太空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併為空間制藥開展基礎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