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我們是誰
新聞評論部是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下屬的一級電視節目製作管理機構,成立於1993年12月21日,部內目前設置有部辦公室、中心組、《焦點訪談》記者一組、記者二組和機動組、策劃編輯組、《東方之子》組、《時空連線》組、《百姓故事》組、《紀事》組、《世界》組、《實話實説》組、《新聞調查》組、直播組、製片組等15個管理單位,工作人員約400人。總負責人依次是:主任梁建增、副主任陳虻、關海鷹、趙微(女)、孫克文(女),他們同時也是各個欄目的總製片人。各組負責人被稱為製片人。
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成立近九年來,“真誠面對觀眾”的《東方時空》欄目,“用事實説話”的《焦點訪談》欄目,“傾聽不同的聲音”的《實話實説》欄目,“探尋事實真相”的《新聞調查》欄目等,以較高的收視率和公眾滿意度而受到廣大觀眾的關注與歡迎,産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應運而生的這些名欄目,也産生了敬一丹、方宏進、白岩松、崔永元、水均益、翟樹傑、張泉靈、王志、董倩等一批有著較高公眾知名度的主持人、記者以及節目製作與管理人員。
What When Where 我們做了什麼
從2002年年初開始,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新聞評論部積極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在北京中經正泰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的輔導幫助下,通過國際標準質量管理體系的導入、建立和運行,評論部在總結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吸納借鑒管理科學的基本原則,植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要素,努力優化節目製作與管理運行機制,經過半年多的工作,日前,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正式通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進行的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審核,相關《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以及國際認證聯盟(IQNET)《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已于8月28日分別簽署。
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開展的這項認證工作,引起了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認監委)的高度關注。為充分展示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開展的這一認證工作,由國家認監委與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的“中國首家獲證電視媒體頒證暨認證、認證培訓、諮詢機構審查登記新聞發佈會”,定於9月8日上午10:30在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佈廳進行。
How 我們如何做的
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新聞評論部,結合部門工作實際所開展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推廣工作,從決定、策劃、導入標準、建立體系到試運行直至外審認證期間,主要經歷了如下具體工作步驟和程序:
一、決策。2002年2月,評論部主要領導決定做這件事情,並確定了以評論部最高管理者梁建增主任為首的貫標(貫徹標準)工作小組,在管理者代表孫克文副主任(簡稱“管代”)的直接領導下,選定了小組成員,在各組製片人的密切配合下,相繼開展了一系列相關工作;
二、貫標。期間對評論部全體製片人進行了數次ISO9000族標準知識和質量標準運行工作的宣貫培訓;
三、編寫文件。在培訓學習的基礎上,成立了評論部質量管理手冊編寫組,在輔導老師幫助下,編寫小組遵循質量管理八項原則及ISO9001:2000標準的所有條款要求,編寫出了新聞評論部四級體系文件,它們依次是:
一級文件:《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新聞評論部工作手冊》,是規定評論部質量管理體系的綱領性文件。在評論部的一級文件編寫過程中,編寫小組精心研究標準、認真編寫、激烈辯論、反復修改、數易其稿,力圖注入現代企業制度質量管理的先進思想與理念,以國際通行的ISO9001:2000標準為綱,建立了評論部新的質量管理體系。手冊明確了評論部質量管理體系的方針、目標、承諾、組織結構、運作形式、各組、各崗位工作職責、評論部傳播實現過程等內容。同時,評論部一級文件的編寫工作與評論部舊版《工作手冊》的改版工作合二而一,並充分借鑒吸納了原評論部工作手冊特有的風格和特點,以與時俱進的求實精神,充實豐滿歸納了大量資訊,形成了嶄新的、獨具新聞評論部特色的質量管理工作手冊。
二級文件:規定和實施質量管理體系某項活動或某個過程的程序性文件,主要包括《文件和資料控製程序》、《質量記錄控製程序》、《傳播實現控製程序》、《採購控製程序》、《與受眾有關的控製程序》、《不合格控製程序》、《管理評審程序》、《內部審核程序》、《改進控製程序》等。在程序文件的編寫中,文件編寫組針對管理和節目製作中較為薄弱的環節,如直播工作運行規範、新欄目創設、傳播實現控制、不合格控制等進行了重點討論分析與建立。
如:規定新聞評論部傳播的實現,主要是通過製作播出電視節目和其他傳媒方式進行。電視節目分為常規節目、特別節目和新欄目創設。不同類型節目的製作,通過遵循:選題論證——前期籌備——節目素材收集——採訪編輯合成——錄製——審查——修改——審查——播出——受眾——反饋——改進的基本流程,確保節目製作和行政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且循環持續改進,不斷提高。其中,常規節目是指新聞評論部固定欄目內播出的節目,它們是評論部傳播實現的主要方式;特別節目又分為欄目內特別節目和欄目外特別節目,欄目外特別節目是單獨立項、單獨播出、特別批准的節目;直播節目是一種節目的特殊播出樣態;新欄目的創設是指新節目形態欄目化的試驗;而其他傳媒方式主要是指:通過網絡、報紙、雜誌、音像、廣播等媒介形式對評論部的電視節目進行再傳播和對評論部公眾形象的樹立活動。上列內容的創設,給人以有益的啟發;
三級文件:是為確保行政管理和傳播實現所需的操作性文件,如各組《工作手冊》、相關政策、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部門規章等。各組在製片人領導下,以內審員為主體,結合本組工作特點,節目運作形式,在總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編寫出了共13個各組工作手冊。(《焦點訪談》三個記者組通用一本手冊)各組工作手冊明確了組與人的崗位責任、權限和工作流程,體現了專業化、規範管理的要求,是各組工作的操作性文件。如《新聞調查》欄目在舊稿的基礎上精益求精;直播組在毫無以往借鑒的情況下,依據自身工作實踐經驗,總結制定出了一套適合我臺電視直播的操作、對規範化運作具有指導意義的直播工作手冊;中心組保管較全的各項操作記錄等,為審核工作提供了諸多便利。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今後的國內國際電視傳媒認證交流中,這些工作的意義將會愈益顯現出來。
四級文件:是證明節目質量和質量管理體系符合要求的見證性文件,如《報題單》、《播出表》、《節目檔案》、各種表格、報告等質量管理活動的記錄。
四、確立了評論部最具質量管理標誌意義的質量方針、目標和承諾。有關這些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內容,已被製成牌匾,懸挂在評論部的各主要辦公室。主要是:
■質量方針:導向正確,傳播有效,公眾信任,持續創新。
■質量目標:評論部建立和發展節目質量評價體系,通過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和制度安排,使節目符合預先設定的質量要求,在競爭中獲得領先優勢,並且具有持續改進的能力。具體節目的質量評價,依照節目特性和評價目標不同,設置不同的指標。這些指標可以包括:組內評價、專家評價、第三方評價、收視率指標體系、滿意度指標體系、專項調查結果等。
■質量承諾:節目製作符合專業規範,節目內容和形式符合公眾期望,並且持續發展和應用新的電視技術和表現形態,滿足公眾的不斷變化的需求。
五、在評論部內正式導入、建立、運行和發佈ISO質量管理標準體系,標誌著初步建立了一套既適應評論部工作實際,又符合ISO9001:2000標準要求的質量管理體系。
六、內審員培訓與考試。通過專業培訓,評論部第一批20位內審員獲得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頒發的首批國內電視新聞傳媒行業內審員資格證書;
七、共進行了兩次內審工作。評論部質量管理體系于3月中旬進入試運行後,通過對評論部全體人員的發佈、組織學習、討論和徵求意見等形式,進行宣貫和改進,並於6月5 日到7日進行為期兩天的內審。各組針對內審中發現的不符合項和問題制定了糾正與改進措施並實施,內審組跟蹤實施結果進行驗證,進一步修改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尋找質量體系運行中的不足並進行了改進。
八、部辦還主動清理了歷年來各級主管部門下發的外來文件,確定了現行有效的文件並納入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為評論部各組的文件清理工作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九、根據各組的工作特點,分數批對各組內審員及秘書進行了培訓,輔導建立了符合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文檔記錄。
十、管理評審。內審工作結束後,評論部還根據標準要求,進行了管理評審階段的工作,由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各部門製片人分別對涉及標準的重大問題,結合各自實際進行工作陳述,對所發現和提出的不合格項進行了糾正並對工作建議進行了充分的分析。
十一、外審階段。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主持召集,來自北京、天津、江蘇、甘肅、河北、山東等地的主任級審核員組成的專家工作組全體成員以及三所大學的傳媒顧問、CQC觀察員等,分成3組對評論部15個組進行了外審。包括文件審核與現場審核,對其所發現和提出的不合格項,評論部及時進行了糾正。這一階段,同時還進行了傳媒認證課題研討。
十二、2002年8月28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為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正式簽署《質量管理認證證書》及國際認證聯盟(IQNET)《質量管理認證證書》。
從各組質量目標的執行的總體情況分析上看,評論部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五個月以來,通過全體工作人員的齊心協力,各項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評論部還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強和完善運行機制,通過檢查、審核與管理評審,保證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有效運行。
Why 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新聞評論部為什麼要開展這項認證工作?開展這項工作到底有什麼意義?
一:近年來,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領導、中央電視臺領導反復要求系統內各部門加強管理,規範操作程序,確保導向正確和安全播出,要使總局領導和臺領導的有關指示精神真正得到切實貫徹落實,就必須通過創新機制,建立制度保障,用科學化的管理來實現。在這一點上,目前評論部的體會是:好的節目必須有好的運作機制來保障,ISO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貫徹和施行,對於優化節目製作運行和系統提升管理水平是個值得一試的好方法;
二:“開拓創新”是中央電視臺的箴言,也是新聞評論部的優良傳統。評論部人懂得:只有持續創新才能與時俱進,因此,“求實、平等、前衛、創新”的理念在評論部早已深入人心,並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禪和座右銘。9年時間的節目運作和各項管理工作,使當年率先在中央電視臺進行改革的新聞評論部,積累了諸多成功經驗和可資借鑒的寶貴教訓,如何使這些沉澱在歷史時空、人際流脈中的經驗積累、部門文化、思維理念不斷昇華提煉,成為一種可以科學運作的管理模式,並形成規範和制度,以此促進新聞評論部管理水平得以全面提升,使所承擔的新聞傳播工作更上一層樓,當有繼往開來之裨益。ISO質量管理體系起到了驅動力的作用;
三:隨著WTO時代的到來,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建立正規化、科學化、具有國際製作水準的電視傳媒機構,在迎接中國電視業界面臨的重大改革與整合的前夜,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自醒作用和前導意識;
四:據認證機構初步了解,在新聞傳媒領域特別是電視傳媒界,全面導入、建立和運行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由此通過審核並獲得認證,迄今為止,海外媒體中鮮聞,在國內更屬首家,尤其是當這項工作在具有廣泛影響的《焦點訪談》、《東方時空》、《新聞調查》和《實話實説》等欄目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的開展,對於電視行業乃至整個新聞傳媒行業借鑒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標準和先進的管理原則進行規範化運作,評論部成為電視界“第一個吃螃蟹”者所進行的開創性探索和有益實踐,無疑有著深遠的意義;
五:具有開拓認證市場的價值。對於認證機構而言,了解、熟悉、認識並拓寬傳媒領域的認證市場、特別是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在電視新聞傳媒領域進行轉換與推廣,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認證認可管理機關、認證機構以及諮詢機構等所進行的有益探索和實證,同樣具有積極的建設意義。(詳見材料二)。這也是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對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正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開展的此項認證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的原因之一;
六:據參與審核組工作、陪同認證專家進行審核的北京廣播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大學的資深傳媒專家認為,評論部前此開展的認證工作屬於媒介管理研究的一個嶄新課題方向,對於傳媒管理學研究領域,具有相當的前瞻性和重大的課題研究價值;
七:此舉更新了觀念。倍受貫徹標準“折磨”的半年多時間裏,評論部人似同受到一次新浪潮的的衝擊,通過在電視傳媒管理中導入ISO質量管理體系的概念,運用先進的科學管理原則基本要素,重新審視以往管理中自以為非常駕輕就熟的操作模式和傳統慣性思維,刷新、完善並創建起新的管理運行機制,糾正管理工作中諸多不合理、不盡如人意之處,使得科學開展質量管理的理念漸成風氣,實質上是這次評論部收到的最大成效。
Character 我們可以有自己風格的ISO9001
認證是保證産品、服務、管理體系符合技術法規和標準要求的合格評定活動。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是由各國標準化團體(ISO成員團體)組成的世界性聯合會。其技術委員會負責完成制定標準的工作。
在1987年版、1994年修訂版的基礎上,2000年12月,ISO公佈了新的ISO9000族標準,這些標準,引起了全球質量界、企業界、認證機構和培訓機構的密切關注,由於其在結構和內容上的顯著變化,如強調顧客滿意,領導作用,持續改進,對體系文件的要求弱化,允許對標準的要求進行刪減等標準的變化,使得組織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建立有效、實用的質量管理體系並且滿足認證要求,因而已不僅僅是傳統的工業界,而且受到包括服務業和政府機關等在內各行各業的歡迎。
Honour 我們的2001年
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焦點訪談 河道裏建起商品樓》
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中國入世特別節目》
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獎:《東方時空 三峽移民》
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評論類)一等獎:《焦點訪談 違法收繳違民心》
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評論類)特等獎:《焦點訪談 邪教本質 殘害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