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伊戰爭結束
08月20日 05:26

    兩伊戰爭是20世紀80年代伊拉克與伊朗之間發生的大規模戰爭。

    長期以來,伊拉克與伊朗存在著錯綜複雜的矛盾和衝突。第一是邊界爭端。阿拉伯河全長204公里,是兩國的邊界線,伊拉克和伊朗都稱對阿拉伯河擁有主權。第二是民族矛盾。伊拉克的主要民族阿拉伯人和伊朗的主要民族波斯人在歷史上多次發生戰爭,積怨很深。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的三島阿布穆薩、大通布、小通布的歸屬問題上、兩個民族爭執不休,伊朗在1971年佔領了三島。伊朗的胡齊斯坦省99%的居民是阿拉伯人,伊拉克長期支持該地區阿拉伯人爭取自治的運動。兩國還都支持對方的庫爾德人與本國政府對立。第三是宗教分歧。伊拉克和伊朗都是穆斯林國家,但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在伊拉克掌權,而什葉派則掌握著伊朗政權。

    1975年3月,在阿爾及利亞的斡旋下,兩伊曾為解決雙方之間的衝突簽署了《阿爾及爾協議》,伊拉克同意精阿拉伯河南段102公里的中心線定為兩國水上邊界,伊朗則答應停止支持伊拉克庫爾德反政府武裝。但在1979年2月之後,兩伊矛盾又趨於激化。1980年4月起兩伊邊境衝突頻起。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宣佈廢除《阿爾及爾協議》,收回阿拉伯河的主權。9月22日伊拉克飛機轟炸伊朗,兩伊戰爭爆發。

    戰爭初期,伊拉克發動全面進攻,到1980年10月已攻佔伊朗10個城鎮,控制了伊朗2萬多平方公里土地。1982年4月起伊朗大舉反攻,在歷時25天的聖城戰役中獲勝,奪回霍拉姆沙赫爾等地,6日伊拉克軍隊撤至邊界。7月起伊朗軍隊多次進入伊拉克境內發動攻勢,但進展不大。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兩伊停火談判的5 98號決議,伊拉克在7月22日表示贊成,伊朗拒絕接受。1988年春天,伊拉克開始大反攻,7月已收復1982年以來被伊朗佔領的全部領土。1988年8月18日伊朗宣佈接受598號決議。8月20日兩伊正式停火。伊拉克和伊朗戰爭結束。

    兩伊戰爭歷時8年,雙方死亡約100萬人,傷亡約170萬人,其傷亡人數佔兩國總人口的4.5%。戰爭期間兩伊雙方軍費開支和經濟損失超過5000億美元。戰爭給雙方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嚴重阻礙了兩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同時戰爭對海灣、中東乃至世界局勢産生了重大影響。


    
    

責編:趙國臣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