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12月15日電:進入12月,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長征火箭依天聳立,正靜靜等待著將“神舟”四號飛船送入太空。此刻,北京南郊,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內,為我國導彈和運載火箭事業奮鬥的幾代航天人,正喜慶建院45週年。
2002年3月25日,江澤民同志親臨現場觀看“神舟”三號飛船發射併發表重要講話指出,“神舟”三號飛船的發射成功,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充分反映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充分證明了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45年來,在黨的三代領導集體的關懷和指導下,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進行了58次發射,將61個航天器成功送入地球軌道。這支江澤民同志稱讚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隊伍,以強國強軍為己任,以畢生的奉獻和追求,使我國的導彈武器技術和運載火箭技術,從無到有、從近程到遠程、從低軌到高軌,不斷發展,不斷跨越,躍向世界先進水平!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3年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開放的視野,融入國民經濟主戰場,發展民品事業,參與國際競爭,為人類征服宇宙、和平利用宇宙資源做出了新貢獻!
“一切為了祖國,一切為了成功!”這是研究院內處處可見的標牌,追尋航天人45年拼搏的精神之旅,我們展讀的,是一頁頁揚國威、壯軍威的英雄史詩;傾聽的,是一曲曲展情懷、抒抱負的愛國壯歌!
我國“兩彈一星”的成功,改變了世界力量的對比,幾代航天人為此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20世紀50年代,世界風雲變幻,新中國百廢待興。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國家的最高利益出發,做出了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的戰略決策。
1957年11月,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北京南郊誕生(它的前身是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錢學森出任首任院長。集中力量辦大事,協同作戰顯威力。60年代初,中國人自己研製的戰略火箭發射成功,獨立自主的火箭事業有了騰飛的基礎。而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更是震驚了全世界。
那時,外國人這樣評論:中國是有彈無槍。這槍,就是指推力巨大的火箭,它可以使彈插上翅膀,威力倍增。
黨中央做出又一個決定,搞原子彈導彈兩彈結合試驗!
為了祖國的強大,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挑起重擔!多少技術難關,多少繁雜工序,多少個拼搏的日日夜夜!錢學森、任新民、屠守鍔、黃緯祿、梁守槃……功勳榜上,那一個個熟悉的、令人肅然起敬的名字,正是他們,中國共産黨人和中國科學家用熱血,破解了一道道難題。1966年10月27日淩晨,兩彈結合試驗爆炸成功,在預定地點升起了蘑菇雲!那是一個舉國歡騰的時刻!《人民日報》當天為此發行號外。
嚴謹縝密,不斷超越。一部中國運載火箭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史。在今天,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更確立了觀念創新、政策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的管理理念,成為他們不斷推動技術創新的內在動力。
兩彈結合試驗成功後,30多年間,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和全體職工,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下,循著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技術路線,協力攻堅,跨越了一個又一個導彈技術高峰。
我國“兩彈一星”的成功,改變了世界力量的對比。正如鄧小平同志在1988年10月指出的那樣:“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發展運載火箭,角逐國際市場,實現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
飛天夢想是中華民族亙古以來就有的。在導彈武器的基礎上,中央決定,發展我國的運載火箭技術。這一重任又歷史地落在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身上。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噴射出巨大的火柱,載著“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進入太空,“東方紅”樂曲響徹全球!“東方紅一號”的上天,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航天時代,成為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的里程碑。5年後,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我國成為繼美、蘇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
航天人不畏艱險,頑強拼搏,鑄就了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座座豐碑。這是科研人員工作的一個真實而又普通的場景:在一個研究所的機房裏,研究人員正在苦思冥想液體晃動和彈性穩定方程。時間悄悄地溜走,人成了只知道計算的“機器”。34小時過去了,終於,屏幕上出現了正確的參數,幾個人驚喜得幾乎要跳起來,此時,由於肚子咕咕地叫,他們才發現已連續36個小時沒有吃喝了,一陣暈眩,他們都躺倒在椅子上……
我國航天事業的開創者聶榮臻元帥親筆題寫了航天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於攀登”。航天人繼承發揚這種精神,“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從無到有、從低軌道到高軌道、從低運載能力到高運載能力、從發射衛星到發射試驗載人飛船,譜寫了中國航天史上一頁又一頁的新篇章。
1984年4月8日,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我國的運載火箭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第二年10月,中國政府向全世界宣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入國際市場,承攬對外發射服務。”1990年4月7日,長征三號火箭成功地將美國休斯公司製造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發射升空,從此,我國運載火箭開始角逐國際市場。
中國衛星發射業走向世界,是另一場競技。1986年,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一間簡樸的辦公室內,王永志、于龍淮、王德臣等科學家正悄悄地醞釀著一件後來震動航天界的又一重大突破:在長征二號火箭基礎上,捆綁四個助推器,形成新型的大推力火箭,儘快適應國際發射市場的需要。這就是後來著名的“長二捆”。1990年7月16日,“長二捆”把巴基斯坦的科學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枚僅用18個月研製成功的大型運載火箭,創造了世界運載火箭研製史上的奇跡。當時,面對如此短的研製計劃,1988年來中國考察的美國雷神德爾它火箭總設計師不相信地笑著説:“你們中國人是不是又吃了鴉片?”時任火箭總師的王德臣自信地説:“不,我們很清醒!18個月後,我請你來看發射!”
1997年8月20日,我國跨世紀的重要運載火箭——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地將菲律賓的馬步海衛星送入超同步軌道,它的研製成功鞏固了我國火箭技術在世界上先進行列的地位。
進入新世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喜事不斷。
1999年11月20日,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神舟一號”試驗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呼嘯升空,次日淩晨在內蒙古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它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為實現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02年3月25日,長征二號捆綁式大推力運載火箭第三次成功地將“神舟”號無人試驗飛船送入太空。這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
截至2002年3月25日,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的長征系列火箭已進行了58次發射,將61個航天器成功送入地球軌道,其中包括27顆國外衛星,為11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發射服務。
以改革統攬全局,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創新為動力,把研究院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集團
回顧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45年的發展歷程,年輕的院長吳燕生自豪地説,當年,無論是導彈武器,還是運載火箭,我們都是在工業基礎、綜合國力、科技實力不如人的情況下,努力追趕並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今天,中國已有能力把衛星送到從低軌到與地球同軌的任一位置,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有能力把自己的宇航員送到太空!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45年的發展中培育了大批專門人才。在1999年9月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表彰的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中,有6位曾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過,他們是錢學森、孫家棟、任新民、屠守鍔、黃緯祿、姚桐斌。45年來,先後有17位兩院院士在這裡工作過,現有兩院院士6人,國家級專家11人,高級技術人員近萬人。他們取得了3500余項部級以上科研成果,其中有3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把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的開發放在了極端重要的位置。他們建設管理幹部、技術幹部、技術工人“三支隊伍”,培養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高級技術工人“三高人才”,使一批年輕有為的年輕幹部脫穎而出。在研究院裏,不到30歲就擔起重擔的年輕人比比皆是。
面對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集“運載火箭、導彈武器、民品三産、資本運作”于一體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正及時調整戰略,他們決心以改革統攬全局,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創新為動力,把研究院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集團。
他們發揮技術優勢,不斷創新品牌民品闖市場。目前開發研製生産的民用産品已達600多項。已逐步形成了啞鈴型的軍民科研生産體系,使高新技術研發能力、航天型號産品批量生産能力、技術基礎保障能力和規模式民品發展能力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談到未來發展,院長吳燕生滿懷信心地説,他們將研製新型環保運載火箭,以提高進入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他們將利用成熟的技術,以主技術帶動民用産品,從方方面面改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