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最新動態     精彩圖片     往次發射     載人航天     登月計劃     圖片資料     神舟問答     評論綜述         



載人航天:中國宇航員整裝待發


  1999年11月20日,多年來秘而不宣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號在熊熊烈焰中發射升空。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飛船又開始了新的太空之旅。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無人試驗飛船發射成功。世界各地媒體都在傳播這樣的新聞:“中國無人飛船發射成功!”

  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舉世矚目,更成了老百姓的熱門話題。許多人按捺不住心頭的好奇,紛紛猜測中國的宇航員何時升空?各種媒體也時不時地敲著“邊鼓”,“中國宇航員待命升空”等大標題紛紛見諸報端,一時虛實結合,真假難辨。

  2000年11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在今後10年的發展目標中,“白皮書”提到一句話:“實現載人航天飛行”。

  按照“白皮書”的要求,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在“十五”期間將加快研製和試驗,以期在新世紀初期實現中國宇航員遨遊太空的夢想,並建成一定規模的航天研製體系。從今年起,我國將發射多艘無人飛船,在此基礎上實施載人航天飛行,把中國的宇航員送上太空。目前,宇航員的培訓工作正在按計劃進行。

  中國的宇航員究竟是些什麼人?什麼樣的人可以被挑選上?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已經有40年載人航天史的俄羅斯(包括前蘇聯)及美國是如何走過來的吧。

  40歲左右的科學家、工程師可能當上宇航員

  在美國,宇航員的挑選和訓練由美國宇航局負責。

  1959年,美國為執行水星計劃,從美軍軍官中挑選了第一批宇航員,其選拔標準是:一、有1500小時以上飛行駕駛經驗的軍用噴氣式飛機駕駛員;二、從試飛飛行員學校畢業;三、身體健康,年齡在40歲以下。由於當時的飛船座艙比較狹小,身材高大者在裏面行動不便,要求宇航員身高不超過1.8米;四、有工程學或科學方面的學士學位或同等學力。

  1962年,宇航員的年齡限制改為35歲,身高放寬到1.83米。

  1976年7月,美國開始為其航天飛行計劃選拔宇航員,開始將宇航員分為駕駛員(包括指令長)和飛行任務專家兩種。前者主要負責航天飛機的駕駛工作,後者負責飛行計劃的協調、航天器的維修保養、施放(回收、修理)衛星、進行艙外活動,還要處理其它特殊飛行任務的問題。申請當駕駛員的人,必須具有工程學、物理學或數學方面的學士學位,有更高學位者優先考慮;至少有1000小時的飛機駕駛經驗,有2000小時以上飛行經驗者、能駕駛高性能噴氣式飛機者或有試飛經歷者均優先錄取;必須通過體檢,符合美國宇航局規定的一類體檢標準。申請當飛行任務專家的人,必須具有工程學、生物學、物理學或數學方面的學士學位,體檢符合該局規定的二類體檢標準。

  曾經面試過宇航員候選人的一位專家總結説,美國宇航局要尋找的人是具有較深科學背景的、有所特長的人。

  俄羅斯(包括前蘇聯)宇航員的選拔標準同美國差不多,後來也有所放寬。選拔對象從開始時的殲擊機駕駛員,改為後來的試飛飛行員。從1967年起又改為科學家和工程師,最大年齡限制則放寬到40至46歲之間。

  當年美國的登月宇航員在訓練時要穿著幾十公斤重的宇航服,在炎熱的佛羅裏達沙漠中每天行走20—30公里

  符合條件的人被選拔上以後,還需經過嚴格的訓練,才能最終成為宇航員。

  除了參加與飛行有關的一般性訓練及理論知識學習外,宇航員們還要經過長時間的適應性訓練,才能過關。比如,為了適應太空飛行期間失重和旋轉帶來的刺激,對宇航員的訓練甚至包括花樣滑冰、降落傘的自由落體、體操、繃床等。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旋轉臺訓練,即把人固定在旋轉臺上,以不同的速度旋轉。受訓者一開始可能會出現眩暈、噁心等反應,長久訓練就可逐漸適應。飛船進入宇宙空間後,遠離人群,除和地面聯絡外,與世隔絕,長期的寂寞生活對人的心理生理都有一定的影響。為了讓宇航員能夠適應這種特殊的生活,隔離室訓練便應運而生。隔離室幾乎不受任何聲響刺激,如同與外界隔絕一樣。

  宇航員還要進行各種安全脫險訓練,如彈射塔和飛機的跳傘訓練,降落在海上或陸地的求援訓練,正常飛船濺落在海洋時從飛船出來的訓練,穿著宇航服的訓練,等等。這些都是必須的訓練項目。

  宇航員的訓練有時遠比我們想象的艱苦得多,有些訓練甚至是讓人難以忍受的。蘇聯宇航員在一年的時間內,要騎自行車1000公里,滑雪3000公里,越野跑步200多公里。當年美國的登月宇航員要穿著幾十公斤重的宇航服,在炎熱的佛羅裏達沙漠中每天行走20—30公里。如此體能訓練,不是一般人所能受得了的。

  中國宇航員不會拖航天工程的後腿

  中國的宇航員什麼樣?很多人都在急切地等待答案。其實,宇航員的選拔條件在哪個國家都大致相同,都需要有強壯的體格、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各種特殊環境因素有很強的耐受及適應能力;有廣博的知識和靈活的操作能力;更要有獻身精神,以適應航天探險活動等等。而在訓練方式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按照中國的載人航天計劃,載人航天工程分三步實施。第一步,發射無人和載人飛船,將宇航員安全地送入近地軌道,進行適量的對地觀測和科學實驗,並使宇航員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實現宇航員出艙太空行走以及完成飛船與太空艙的交會對接,併發射長期自主飛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儘早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間工程系統。第三步,建造大型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

  早在1968年,我國就成立了一個專門的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為把我國宇航員送上天進行各種關鍵技術的研究工作,比如對宇航員進行嚴格的選拔和特殊的訓練;研究環境控制和生命保證系統,其中包括宇航服的設計。此外還有太空食品及飲料的研製等,為宇航員上天創造必備的條件。

  為了早日實現這個目標,所有參與載人航天工程的科技工作者都在竭盡全力地工作著。蘇聯和美國在成功發射載人飛船之前,分別進行過7次和21次無人飛船升空試驗,只有當飛船做到萬無一失,才能送宇航員上天。中國也一樣,一旦飛船經過幾次試驗做好充分的準備,一聲令下,宇航員決不會拖航天工程的後腿。

  只要了解了有關宇航員的一些基本常識,我們就可以勾畫出精心挑選出來並接受了嚴格訓練的中國宇航員的輪廓了。至於究竟誰能成為中國第一個登天英雄,或許只有等到載人飛船發射升空那一刻才會見分曉。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