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121-世界愛滋病日     AIDS-關注探討     中國-改革發展     世界-突破疑難         



小兒常見的惡性腫瘤——白血病


  白血病概述

  白血病是一種造血組織的惡性疾病,俗稱“血癌”,特點是某一類型的白血病細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組織中的腫瘤性增生,可浸潤體內各器官、組織、使各個臟器的功能受損,産生相應的症狀和體徵。根據細胞的分化程度、自然病程的長短,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白血病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15歲以下兒童白血病的發病率為4/10萬左右,約佔該時期所有惡性腫瘤的35%。

  白血病的“高危”人群是:

  (1)曾因某些特殊需要或意外事故而受到電離輻射者,如腫瘤或其他患者進行X射線或γ射線照射或32P治療後、受原子彈爆炸等核輻射的倖存者。

  (2)長期或慢性接觸某些化學試劑或藥物者,如苯及其衍生物、某些抗腫瘤藥物如烷化劑等或某些免疫抑製劑、乙雙嗎啉等。

  (3)曾受某種逆轉錄RNA病毒(如HTLV-I型病毒)感染者。

  (4)具有某些先天性、遺傳性疾病者,如Down氏綜合徵、Fanconi貧血、Bloom綜合徵患者。

  白血病又被稱為“血癌”,是因為白血病具有與惡性癌瘤的共同特點。即:(1)和惡性腫瘤細胞一樣,無限制地增生;(2)像惡性腫瘤細胞一樣,無阻攔地侵犯人體的各種臟器,影響臟器功能,導致全身衰竭而死亡;(3)如腫瘤一樣也可局部浸潤形成腫塊,如皮膚浸潤結節及兒童常見的眼窩部綠色瘤等。

  白血病人往往以感染發熱為主要症狀,絕大多數患者血中的白細胞數是很高的,雖然白細胞數量很多,但它們都是些不成熟的幼稚細胞,猶如一些“娃娃兵”,根本沒有抵抗敵人的能力,故白血病人很容易被感染,如口腔、咽喉、耳鼻、肛門、皮膚等處受到侵犯可出現一些炎症變化,細菌毒力強的,進入血液還可成為“敗血症”危及生命。由於白血病人骨髓中製造大量不成熟的白細胞,而産生血小板的巨核細胞就明顯減少了,故白血病人可出現皮膚粘膜,多個組織器官出血,嚴重的可發生顱內出血。白血病細胞侵犯到其他組織可表現為骨痛、骨膜上長瘤(絳色瘤)、皮膚結節、齒齦腫脹、肝脾淋巴結腫大等,還可表現為腦膜白血病、睪丸白血病等,白血病人多伴有貧血,又因出血而導致貧血加重。

  臍血、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

  對於治療白血病,療效最好的是臍血移植。臍血是指新生嬰兒臍帶在被結紮後胎盤內由臍帶流出的血。雖然每個嬰兒臍帶中只有少量的血,但這些血液中卻含有大量的未成熟的造血幹細胞。與成年人的細胞相比,零歲嬰兒未成熟的造血幹細胞異體排斥反應小,免疫原性低,再生能力和速度是前者的10到20倍。臍血中富含造血幹細胞,這些幹細胞可以替代骨髓和外來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許多不治之症。臍血移植療效好,其産生的副作用少而且經濟。但由於臍血移植需要配型,非親屬之間的配型完全相同的概率很低,而出生時臍血中必須很快處理或者妥善保存,所以要建立臍血庫以備急需。

  採集臍血的過程對母親和胎兒都沒有危險。嬰兒出生之後,臍帶兩頭立即被節扎,同時將嬰兒和臍帶分開,由醫生將注射器針頭插入通往臍帶的臍靜脈中,抽出臍帶血。這一過程非常簡單,只需幾分鐘,而且不同於傳統的骨髓採集,不需要進行麻醉,無痛、無副作用。在大多數婦産醫院中皆可完成。據悉,胎盤和臍帶原本在胎兒出生後就是作為廢物扔掉的,臍血採集是在胎盤和母體及胎兒完全分離以後,因此不僅對母親和孩子沒有任何不良影響,而且還屬於“廢物利用”。

  骨髓移植是從20世紀5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种醫療技術,是指把骨髓細胞從一個人體內移植(一般是通過靜脈輸入)到另一個人體內。確切地説,“骨髓移植”應該叫做“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是人體內所有血細胞的“種子”,血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包括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血小板等,都是由它經過多次分化發育而來的。造血幹細胞具有自我複製(即産生新的造血幹細胞)的功能,來進行自我補充。

  白血病患者,因造血組織惡變,産生異常的白細胞,抑制了正常血細胞的功能。傳統的治療方法僅用化療來摧毀白血病細胞,大部分患者的白血病會復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幾乎都要急變,劑量過大的化療與放療會使患者正常造血細胞無法恢復。骨髓移植治療方案中患者需接受很大劑量的化療與全身放療,骨髓內的病變造血細胞被摧毀,而移植的正常骨髓完全替代病人原有的有病骨髓,重建造血與免疫機能。因此,大大增加了白血病的治愈率。

  骨髓移植最理想的供者是同卵雙生子,因為他們之間的遺傳物質是完全相同的。他們之間的骨髓移植,效果好,排異反應少。但雙胞胎畢竟少見,子女的HLA分型來自於父母,如父親為A和B,母親為C和D,那麼子女有AC、AD、BC、BD四種分型可能,所以同胞間的HLA相配率為25%,因此患者從同胞中尋找供髓者較容易。然而家庭範圍正在縮小,絕大多數的患者還是非血緣關係的骨髓捐獻者。

  適合捐獻骨髓的年齡為18-45歲,健康要求如同獻血,即不能因捐獻骨髓而影響捐獻者的健康,又不能因接受骨髓而使患者增加新的不利因素,重要的是捐獻者必須無可經血液傳播的傳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在骨髓移植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排異反應,一種為“排斥反應”,另外一種為“移植物抗宿主反應”。排斥反應是指免疫系統對外來異物能分辨出“異己”,並對它進行攻擊,將它排擠除去。如果供、受者是親屬關係,排斥反應會弱些,若是非親屬關係,則反應會重一些。

  白血病也可預防

  英國醫學雜誌《刺血針》曾刊登文章説,如果婦女懷孕期間能夠多補充一些富含葉酸和鐵的食品,孩子在孩童時期患白血病的危險就會大大降低。

  西澳大利亞癌症基金會科學家朱迪斯湯姆森在文章中説,他們在一項旨在確定誘發癌症因素的實驗中發現,懷孕期間補充葉酸和鐵的婦女所生幼兒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幾率要比平均概率低60%,即便是僅僅補充鐵元素的婦女其新生兒患此病的概率也要低於平均水平25%。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