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121-世界愛滋病日     AIDS-關注探討     中國-改革發展     世界-突破疑難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職業病防範迫在眉睫


  有資料顯示,我國7億勞動力中職業病患者數量龐大,其中僅塵肺病人就達55萬。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高科技水平的提高,新的職業病危害也正隨之而來。對此,北京市衛生局決定拓寬職業性健康防護領域。日前記者就此作了一系列採訪。

  走近職業病患者

  在北京化工職業病醫院一病房中,記者見到了正在打點滴的慢性苯中毒患者張女士。30多年前,十幾歲的她分到北京一家染料廠工作,負責印染原料的保管。看到倉庫裏裝液體原料的鐵桶銹了、壞了,工作認真負責、年年被評為先進的她就一桶一桶地把原料往好桶裏倒,有時甚至加班加點地幹。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張女士開始了經常性的頭疼、頭暈、乏力,睡眠不好等症狀,到多家醫院檢查均確診為白細胞減少。直到1985年,經北京朝陽職業病研究所和北醫三院確診為七級慢性苯中毒。“我根本就沒想到自己從事的職業會有毒,單位也沒有採取任何防範措施,如今我經常頭暈乏力、噁心想吐,日子太難過了……”話未説完,張女士早已淚眼模糊。

  與張女士一樣,身患三期矽肺病的鄧先生曾是北京一家石粉廠粉碎車間的工人,主要工作是用機器把石頭碎成粉塵,據鄧先生介紹,當時車間經常粉塵飛揚,有時鼻孔裏滿是塵土洗洗又接著幹。幾年以後,大家相繼出現咳嗽、氣喘等症狀,經檢查,工人們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矽肺病。鄧先生説:“那時和我一起工作的十幾個人,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死了5、6個,如今只剩我一人在世了。我之所以能活到今天,還是黨的政策好啊!”在和記者談話時,鄧先生不時停下來大口喘氣,他的旁邊放著一罐氧氣,以便他隨時使用。

  北京化工職業病醫院主任醫師、副院長姚益民説,這批病人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主要勞動力,因為當時經濟落後,客觀上企業對職業病防範意識差,主觀上勞動者本身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造成了職業病人人數較多的後果。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企業和個人等三級防護措施的加強,現在慢性中毒等職業病患者相對減少,但由於各方面原因,急性中毒現象時有發生,中毒現象仍不可忽視。

  什麼是職業病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勞動衛生與職業病研究所研究員、職業病診斷標準專委會副主任張壽林説,職業病是勞動者在工作及其他職業活動中因接觸職業危害因素而引起的,並列入國家公佈的職業病範圍的疾病。張主任説,非職業病醫院是沒有職業病診斷權的。職業病的診斷必須按職業病診斷標準來執行。職業病診斷標準一般由國家勞動衛生部門或醫療部門負責起草,由職業病診斷標準委員會(或分委會)審查2到3次,再報國家衛生部,最後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批准後,此標準才能在全國通用。

  據張教授介紹,我國法定職業病共有102種,大致可分為塵肺、中毒、物理因素損傷(如高溫作業下的中暑、強噪聲造成的耳聾)和職業性皮膚病等四大類。其中又以塵肺病和中毒類人數多、危害大。據統計,我國約有55萬塵肺病人,已死亡的就有13萬之多。

  職業病的危害

  北京市預防醫學研究中心高星所長告訴記者,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和高科技産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存在著較大的職業危害,如信息産業、電磁、衛星通訊、微波輻射等對人體免疫系統、生殖系統、血液系統、神經系統均有不良影響。對於這些新的職業危害,有必要建立一個新的保障體系來保障職業人員的健康和安全。

  北醫三院職業病研究中心的趙主任説,在對外開放、引進投資和國外技術過程中,職業病危害隨之由境外向境內轉移,可能成為又一個新的職業衛生問題。針對這些新情況,在原有企業職業性健康體檢基礎上,開展新的職業危害調查、檢測和衛生評價,並制定防治標準、管理辦法、檢驗與評價方法及防護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趙主任説,日前北京市衛生局作出的拓寬職業性健康防護領域的決定非常及時,作為醫務工作者應擴大對職業危害的服務範疇,同時廣大職業人群也應提高職業危害的防範意識,確保自身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