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0年代後期以來,我國醫療保障問題日益突出。在計劃經濟時代建立的以單位負擔為特點的勞保醫療制度和公費醫療制度因醫療費用的過度增長頻頻告急,加上一些國有企業經濟效益滑坡,實際上在一些地方這項制度已經“不宣而告破産”。因此,多次社會調查的結果表明,“生病住院”成為老百姓第一號擔心事。
針對這種狀況,政府于1998年出臺了以“基本水平、廣泛覆蓋,統賬結合、雙方負擔”為原則的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方案。這個方案的特點是要通過社會統籌建立一個獨立於企業之外的醫療保險制度,以使企業職工不至於因企業經營狀況不良而失去醫療保障的機會。同時,也以個人賬戶的形式建立患者自我約束機制,杜絕浪費。
正在推進中的醫療保障制度的改革僅僅是第一步,在最近舉行的一系列有關醫療保障問題的研討會上,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對21世紀中國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進行了探討,提出了許多問題,譬如,城市貧困群體的醫療保障問題、中國農村人口的醫療保障問題、城市醫療保障的覆蓋面問題,等等。這説明政府是十分重視醫療保障這個人們關心的頭等大事的。而上述問題正是今後改革需要亟待解決的。今天看來,政府解決問題的步驟是十分清晰的,先解決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設計一個新制度取代已經運轉不靈的勞保醫療制度和公費醫療制度,使已經建立起來的醫療保障體系得以繼續運轉,然後再考慮逐步擴大保障覆蓋面。
有專家提出,目前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中,幾乎所有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都與醫療相關,譬如,退休人員在退休費得到“確保”以後,醫療費用就成了頭等大事。又如,要下崗人員與企業脫離勞動關係,其他問題都有解決的思路,就是醫療問題無法解決。再如,城市貧困人口在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之後,醫療保障仍然是懸而未決的問題之一。還有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佔中國人口70%以上的農村人口的醫療保障問題。在國際公認的評估醫療保健系統的三原則中,“可及性”(或稱“可獲得性”)原則在中國應該得到政府和全社會充分的重視,醫療保障改革任重而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