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121-世界愛滋病日     AIDS-關注探討     中國-改革發展     世界-突破疑難         



社會和心理因素會影響艾滋病潛伏期的長短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醫學院精神病學助理教授簡萊瑟曼博士領導他的課題小組經過長達七年半的研究,終於發現社會和心理因素對於艾滋病的病情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社會上的關心和鼓勵、積極的人生和生活態度以及較小的思想壓力都可以延長從艾滋病病毒感染發展到艾滋病的時間(潛伏期)。這一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今年8月份的《美國精神病學雜誌》上,這個研究發現也同時提示醫生不應該僅僅從生物醫學的角度來看待和治療艾滋病,而是要運用社會——心理——生物的整體觀念。

  萊瑟曼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總共觀察了82名HIV(人獲得性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原體)陽性男子,每隔半年記錄一次他們的心理壓力水平、社會支持關心網絡、人生態度,並同時測定他們的血膽固醇濃度(因為血膽固醇濃度被認為與應激和壓力程度有關),這項研究一直持續了七年半。研究發現艾滋病潛伏期平均為3年,在這82名被觀察者當中有37%最後發展為艾滋病。在排除基礎病毒載量、毒品和飲酒習慣、艾滋病藥物治療等因素之後,艾滋病病情進展與種族、應激事件、關心支持的人群數量、自身心理素質和人生態度、血膽固醇水平等等因素有關:白種人感染HIV後發展為艾滋病的機會是其他種族的3.8倍;一次嚴重或兩次中等程度的心靈創傷會加倍艾滋病發病機會;消極態度也將加倍最終發展為艾滋病的可能性;血膽固醇每升高5mcg/dL或社會關心網絡縮小1.5個單位都將使艾滋病發病機率翻兩翻。

  萊瑟曼博士已經公開表示,他將繼續研究艾滋病與非生理性因素的關係,首先他將要把研究對象擴大到女性、更為廣泛的種族以及有著非常複雜的生理性或心理性疾病的HIV感染者。

  由於護士經常接觸住院接受治療的HIV感染者,因此她們實際上屬於HIV感染者的“社會關心和支持網絡”,她們的一言一行都將直接影響患者的情緒、心理和人生態度。因而萊瑟曼博士的論文公開發表以後,護理學界立刻紛紛響應——美國護士協會艾滋病護理學會主席、科羅拉多健康科學中心副教授、丹佛艾滋病教育與培訓中心主任露茜巴德麗斯普琳格博士表示,護理HIV陽性患者除了要求護士有關愛之心以外,更重要的是她們還要能夠對患者的心理狀態作出正確評估,同時採取合理方案將患者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其實這就是全球正在倡導的“整體護理法”。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