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 | 獲獎者 | 國籍 | 獲獎成果 | 2002 | 佈雷內 | 英國 | 器官發育和細胞死亡過程中的基因規則 | | 蘇爾斯頓 | 英國 | | | 霍維茨 | 美國 | | 2001 | 哈特韋爾 | 美國 | 發現細胞週期的關鍵分子調節機制 | | 諾斯 | 英國 | | | 亨特 | 英國 | | 2000 | 卡爾松 | 西班牙 | 神經系統的信號傳導 | | 格林加德 | 法國 | | | 坎德爾 | 德國 | | 1999 | 布洛貝爾 | 美國 | 發現蛋白質具有信號序列的特性決定了蛋白質在細胞內的確轉運和定位信息 | 1998 | 弗奇格特 | 美國 | 發現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統中的重要使者 | | 伊格納羅 | 美國 | | | 穆拉德 | 美國 | | 1997 | 普魯西納 | 美國 | 在 Prion研究方面的開拓性貢獻 | 1996 | 多爾蒂 | 澳大利亞 | 發現機體免疫系統識別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及其清除這些細胞的機理 | | 青克納格爾 | 瑞士 | | 1995 | 劉易斯 | 美國 | 揭示生物早期胚胎發育的遺傳控制的一些重要原理 | | 福爾哈德 | 德國 | | | 威斯喬斯 | 美國 | | 1994 | 吉爾曼 | 美國 | 發現 G蛋白及其在細胞中傳導與調節信息的作用 | | 羅德貝爾 | 美國 | | 1993 | 羅伯茨 | 英國 | 發現斷裂基因 | | 夏普 | 美國 | | 1992 | 費希爾 | 美國 | 研究闡明蛋白激活酶在可逆的蛋白質磷酸化過程中的作用機理 | | 克雷布斯 | 美國 | | 1991 | 內爾 | 德國 | 發明小片膜電壓鉗技術,研究證明離子通道的存在和作用機理 | | 塞克曼 | 德國 | | 1990 | 默裏 | 美國 | 在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方面創造性的貢獻 | | 托馬斯 | 美國 | | 1989 | 畢曉普 | 美國 | 分離出引起動物腫瘤的致癌基因 | | 瓦爾姆斯 | 美國 | | 1988 | 布萊克 | 英國 | 研製出 H2受體阻滯劑和H2受體拮抗劑 | | 伊萊昂 | 美國 | 研製出治療癌症、痛風、瘧疾、皰疹等的藥物 | | 希欽斯 | 美國 | | 1987 | 利川根進 | 日本 | 發現産生抗體多樣性的遺傳原理 | 1986 | 蒙塔爾奇尼 | 美國 | 發現調節、控制細胞代謝的生長因子 | | 科恩 | 美國 | | 1985 | 布朗 | 美國 | 闡明膽固醇代謝規律及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 | | 戈爾茨坦 | 美國 | | 1984 | 傑尼 | 丹麥 | 抗原選擇抗體學説 | | 科勒 | 德國 | 單克隆抗體技術 | | 米爾斯坦 | 阿根廷 | | 1983 | 麥克林托克 | 美國 | 能自發轉移的遺傳基因 "轉座因子"的發現 | 1982 | 貝格斯特隆 | 瑞典 | 關於前列腺素和有關活性物質的發現 | | 萬恩 | 英國 | | | 薩米埃爾松 | 瑞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