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121-世界愛滋病日     AIDS-關注探討     中國-改革發展     世界-突破疑難         



諾貝爾醫學獎


  諾貝爾醫學獎又稱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諾貝爾三大科學獎之一,由位於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卡羅林外科醫學研究院頒獎。自1901—2000年一百年中,頒獎91年,有9年因戰爭或其它原因未頒獎,共有172人獲此殊榮。回顧諾貝爾醫學獎的授獎史,其授獎範圍幾乎涉及到醫學的各個領域,基本上覆蓋了現代醫學發展中的重大事件。本展覽以生物病原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物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和臨床醫學為主題,對諾貝爾醫學獎進行介紹,這種劃分僅僅是為了便於介紹,而非基於嚴格的學科定義。

  一般將諾貝爾醫學獎的頒獎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1901—1928)以應用醫學方面的成就為主,其中傳染病的研究佔有突出地位,近半數的獲獎者都是在這一領域。在第二階段(1929—1957)以維生素和抗生素的發現為標誌,代表了現代醫學的重大突破,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第二階段的另一特點是基礎研究已和應用研究平分秋色。第三階段(1958—2000)以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和神經科學為代表的基礎研究以佔據主導地位,而應用醫學方面的獲獎則十分有限,這一方面反映了應用醫學上的突破取決於對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可能與應用醫學研究受到了生物醫學模式制約有關。我們期盼著在新世紀裏在應用醫學領域有所突破,而只有在那時醫學才能更好地造福於人類。

  從諾貝爾醫學獎獲獎者的地理分佈上看,我們可以發現20世紀醫學科學研究中心從西歐向美國的轉移。在第一階段,西歐居於絕對優勢。在第二階段,由於美國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成功的移民政策,大量科技人才涌向美國,從而使美國獲獎人數劇增。反觀德國,希特勒執政後的種族歧視政策導致大批科技人才外流,德國科學因此蒙受了巨大損失。在第三階段,美國在生命科學的基礎研究方面顯示出雄厚的實力,使美國醫學家已佔據了獲獎者的大半以上。

  我國現正處於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歷史階段,我們這一代人肩負著科教興國、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儘管到目前為止中國醫學家尚未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我國國力的逐步增強和醫學界的不斷努力,21世紀的中國醫學家們必將會在醫學探索中有所作為,為增進人類健康作出更大的貢獻。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