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三峽工地11月5日電:51歲的崔邦儉這幾天特別忙碌,作為三峽水庫“壩上第一村”銀杏沱村的黨支部書記,他正在籌劃組建一個服務公司。“村裏的福光綜合碼頭再過幾天就要承擔三峽過往船隻的翻壩任務,又會給我們村帶來一次增加收入的好機會。”老崔眼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銀杏沱位於三峽大壩上遊6公里左右,緊靠著新建的姊歸縣城,村民們説起這“天下第一壩,壩上第一村”時頗為自豪。三峽導流明渠就要截流了,現在只有部分船隻可以走臨時船閘,大型客運和貨運船隻都要上碼頭,翻壩轉運。村民們看到了商機,都在準備著做點小生意,賣飲料副食,開餐館茶館,或者幹點卸貨裝貨跑運輸的活。崔書記想著成立服務公司把大家聯合起來。
“我1951年出生,4歲的時候就看到有人在村裏搞地質勘探,那時長江水利委員會在這裡還有一個工區,就是為了修三峽大壩。”説起修三峽,老崔就打開了話匣子。
開始興建三峽工程以後,銀杏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很多人到我們這裡來旅遊,還有不少外國人。前年宜昌三峽國際旅遊節的時候,還有8個國家的駐華大使來了我們村哩。”來的大多是遊客,他們要看看三峽大壩,也要來看看移民。有時,外國學生還要求住在村民家裏。
“大壩建在家門口,賣點小菜也發財。”村民們説。來的外國人多了,村裏好多年輕人都開始學起外語。
開了一家生資連鎖店的黎開忠説:“三峽工程給我們銀杏沱帶來了好運。只要有一雙手,機會到處有。”
銀杏沱村有2480多人,1000人是從水庫淹沒區搬上來的後靠移民,還有600人外遷出去了。老崔説:“後靠移民搬家時也很捨不得,但是政府做工作,我們去動員。大家心裏也都在盼著修水庫,所以移民工作開展得比較順利。”
這次三峽截流,意味著明年6月份水庫就要蓄水了。村民們收完這一季柑橘和臍橙,到明年2月份,135米水位線以下的林木就要砍伐掉了,村裏的耕地以後也要減少一半,村民們心裏多少有些割捨不下。但是,路好了,港深了,遊客們也多了,他們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
記者告別時,又有4位金髮碧眼的外國人走進了銀杏沱。(記者 陳新洲 皮曙初 張先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