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説,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移民史。近年來大量考古證明,千里峽江是古代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的交融地,也是近代東部先進文化西進的通道。如今的三峽庫區,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全世界最大規模的移民工程。不過,與曆盡遷徙命運的三峽先民們相比,這次搬遷不再是迫於戰爭或生計,而是為了建設和發展。
“歷史上三峽地區先後有六次大規模的移民潮。”重慶三峽學院教授任桂圓認為,“每次移民的起因、特徵和意義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生於斯長于斯的任桂園教授今年57歲,長期從事三峽文化研究,現任重慶市三峽文化研究所副所長。
三峽地區的第一次移民潮源於夏末商初。據《山海經》記載:“(夏)耕……乃降于巫山。”任桂園解釋説,這句話的意思是説,當時中原地區的夏耕部族,在與其他部落的戰爭中失敗後,從千里迢迢的中原來到巫山即今天的三峽地區。任桂園認為,神話傳説是人類幼年的影子。儘管《山海經》記載的多是神話故事,但這些紛繁複雜的記敘表明,因躲避戰亂而進入三峽地區的夏耕部落,成了這裡的第一批“移民”。
任桂園説,已經失傳的《世本》中有“廩君故出巫誕”的記載,意思是説,在春秋中葉,三峽地區生活著一支以廩君為首的巴人祖先。他們為了追逐魚鹽,尋找新的生存空間,先從三峽地區走出,後又分兩支返回。其中一支沿烏江而下,從今天的重慶市涪陵區進入三峽地區;另一支則從陸路翻山越嶺,最後在夔門附近進入三峽,從而完成了三峽地區歷史上的第二次移民大遷徙。
三峽地區的第三次移民潮發生在戰國時期。任桂園説,三峽地區的忠縣和巫溪縣是當時巴國重要的産鹽基地。巴國和楚國為了爭奪這裡豐富的食鹽資源,相互之間經常兵戎相見。國力強大的楚國在奪取巴人多處鹽井的同時,也給三峽地區帶來了大量的楚國移民。《華陽國志》記載:當時的三峽地區,“其人半楚”,這説明當時大量的楚人已經融入了三峽地區,兩國的文化也高度融合了。
任桂園説,三峽地區的第四次移民潮發生在三國時期,陳壽的《三國志》有詳細記錄。劉備得荊州後,蜀漢軍隊多次沿長江三峽往返于成都和鄂西地區,帶來了大量的軍人移民。蜀國滅亡後,滯留于峽江地區的蜀人又大規模外遷,形成了歷史上三峽地區的第四次移民潮。
發生在元、明、清時期的兩次“湖廣填四川”運動,是三峽地區的第五次移民大潮。任桂園説,由於農民起義,當時四川人口驟降,經濟蕭條。封建政府為了恢復經濟,規定“各省貧民攜帶妻子入蜀開墾者,準其入籍。”不少從湖廣地區進入四川的移民滯留在三峽地區,形成了第五次移民潮。
任桂園説,三峽地區的第六次移民運動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當時長江中下游地區許多人為逃避戰爭,沿長江從三峽地區進入陪都重慶時,留在了三峽地區。
任桂園説,與前6次移民不同,目前進行的百萬三峽大移民不再是迫於戰爭或生計,而是為了建設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三峽工程。移民們雖然要離開祖輩生活的故土,但我國政府莊嚴承諾,將通過“前期補償,後期扶持”的政策,保證移民生産生活水平達到或高於原來標準。而長期貧困的三峽地區,也會因為大量的移民補償資金和全國對口支援,實現“在發展中移民,在移民中發展”,從而掀開庫區發展的新篇章。
任桂園教授説,從近幾年移民情況看,不論是就地後靠的農村移民,跨省出市的外遷移民,還是城市集鎮的純居民,他們的住宿出行等條件都比原先大為改觀。比起三峽先民們歷史上的幾次顛沛流離,簡直不能同日而語,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任桂園説:"不論是從歷史學角度看,還是從社會學角度看,今天的三峽移民的奉獻精神是最值得稱道的,今天的三峽移民的生活也是最幸福的。(新華網重慶9月21日電記者 令偉家 陳敏 劉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