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 頁     ► 三峽報道:建設移民 回顧三峽     ► 告別三峽:三峽風光         



三峽移民紛紛選擇主動外遷 比例達到70%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 程雲傑 楊希偉)“我過去從來沒有想到三峽庫區移民會有人主動外遷,而且比例達到了70%”,前來出席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重慶忠縣忠州鎮副鎮長熊秀傑代表這樣描述移民外遷帶給她的感受。

  1999年剛剛開始做外遷動員時,等待熊秀傑的是搬遷戶的冷漠、不滿與謾罵。但現在,她對完成忠縣今年最後1200人的外遷移民工作充滿信心。忠縣是三峽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外遷移民任務比較重的幾個縣之一。

  由於移民總人口達120萬,其中半數以上是在農村,這項將於明年蓄水的超級工程又被譽為世界最大規模的移民工程。需要外遷到重慶、湖北非庫區以及外省市的人口共有12萬。

  “移民的難度不僅在於它規模大,還在於它觸動了中國人濃厚的故土鄉情。誰願意背井離鄉,到另外一個陌生的環境生活?”熊秀傑説。

  對於那些申請外遷的移民,一旦被批准,國家規定每戶可派1人到遷入地考察,路費完全由國家承擔。不僅如此,每個負責動員外遷的工作人員都要承包2到3個搬遷戶,從動員到搬遷一般需耗時7個月。重慶市動用了大量人力做搬遷服務工作。

  在搬遷途中,行李打包、聯絡車船、照顧老人完全都由工作人員負責,直到接收地派工作人員接收為止。

  每年,庫區外遷戶集體搬遷的時間都在8月。熊秀傑説,這個時間是精心選擇的:暑季已過,旅途不太辛苦;孩子放假,不會影響下一個學年正常開課;秋收結束,田裏的勞作可以收穫。

  “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把外遷戶的損失減少到最小”,熊秀傑説。但無論如何,8月都是讓三峽庫區人難忘的季節。放鞭炮,祭祖,同親人話別,看著浩浩蕩蕩的外遷隊伍,所有移民工作人員的心頭都被一種複雜的情緒所籠罩。這位來自基層的代表説:“有興奮也有牽掛。”

  按照國家規定,外遷出去的每個人都會獲得包括生活安置費和基礎設施建設費在內的4萬元錢,到達移民接收地後,當地政府會提供好住房,生活用具甚至柴米油鹽,並安排就業。為了確保外遷移民儘快融入接收地的生活,中國政府對包括上海、浙江、廣東、山東等11個省份和地區的接收地給予了大量的財政補貼,敦促他們做好對口支援工作。

  每年3月,重慶三峽庫區移民局的工作人員將赴接收地對上一年的外遷戶進行考察,確保他們的利益和權利得到保障。數據顯示:外遷移民一般能在1到2個月內適應當地生産生活,人均承包的土地在1畝左右,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平方米以上。

  去年春節,已經在山東落戶的庫區搬遷戶淩文敏給移民局打來電話,感謝他們動員自己外遷。

  熊秀傑説,“以前人們不願意外遷是因為對今後的生活沒有把握,主動外遷人口的增加正説明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有了希望。”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