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0月4日電:明年6月,三峽大壩前水位將達到135米,三峽工程實現蓄水、通航、並網發電。135米水位線,將註定成為三峽工程建設史上的里程碑,和破解百萬移民這道“世界級難題”的轉捩點。
從二期水位涉及的重慶市涪陵區順長江而下,千里庫區如今到處都是決戰決勝135米“防線”的場景:大搬遷、大安置、大清庫工作如火如荼,一座座舊城鎮被拆除,一棟棟高樓大廈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一條條“難於上青天”的蜿蜒小道被寬闊平坦的馬路代替……打造一新的三峽庫區呼之欲出。
相對於壩區的工程建設,更顯複雜的庫區移民問題。近日,國務院三建委辦公室主任郭樹言再次來到三峽庫區。經過仔細“苛刻”的考察後,他高興地説:“移民工作按三峽工程建設進度‘正點’推進,水趕人走的風險正在消除,三峽二期移民工作勝利在望!”
順江而下,重慶市的涪陵區、豐都縣、石柱縣、忠縣、萬州區、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湖北省的巴東縣、興山縣、秭歸縣、宜昌市等二期水位涉及的12個區縣市,儘管進度不完全一致,但移民遷建和庫底清理都逐步走向尾聲。
其中,重慶市石柱縣、雲陽縣的拆遷清庫工作已基本結束,正在組織自查驗收;涪陵區、萬州區、宜昌市的工作如期“正點”推進;因為地質等原因而工作滯後的豐都縣、奉節縣、巫山縣正在迎頭趕上,按期完成拆遷清庫任務問題不大。
數字更能説明問題。統計顯示,到今年7月底,三峽庫區累計復建各類房屋3000多萬平方米,搬遷安置移民64.6萬人,其中出縣安置的外遷移民接近14萬人。萬州、涪陵兩座城市的新區已形成相當規模,10座縣城中的秭歸、雲陽已完成整體搬遷,其它8座縣城在年底前將全部整體搬入新縣城。按目前的進度,135米水位線下剩餘的絕大部分任務,在今年底前能夠完成,少量的可在明年一季度完成。
舍小家,顧大家,為國家,這是三峽移民奉獻精神的真實寫照。是他們,用一雙雙手,一磚一瓦地拆掉自己的舊家園,又一石一木地搭建今後的新生活。在國家開發性移民的政策引導下,世界級難題正在變為千載難逢的機遇:百萬移民的生産生活水平,比原先有了明顯地提高;三峽庫區的社會經濟水平,向前一步就跨越了一二十年。
明年6月三峽水庫蓄水後,隨著壩前水位上升,“135”,這道深烙在庫區人民心裏的“戰線”,將永遠地簡化為一個只是記錄過去輝煌成就的符號,而真正的意義,將被賦予在三峽工程135米水位蓄水、首批機組發電、永久船閘通航等三大目標的實現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