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 頁     ► 三峽報道:建設移民 回顧三峽     ► 告別三峽:三峽風光         



東漢夷陵考古取得重大發現 宜昌首次出土罕見瓦棺葬


  宜昌東漢時期建築遺跡考古取得重大發現,1月8日,市博物館考古工作者在遺跡中首次發掘出一口罕見漢代瓦棺葬。

  位於峽口風景區前坪村王家溝的東漢時期遺跡,地面上曾發現大量古代建築板瓦和筒瓦,2001年因襄樊鐵路分局在此建造康復中心而作搶救性發掘。市考古工作者在該遺跡上開出一個5米正方形探方,在發掘到第三層土壤時,在探方中的4號坑發現一座古墓,首次出土一口罕見漢代瓦棺葬。該瓦棺呈東西方向,用7塊瓦片拼合而成,其中棺的上下部位各用3塊板瓦,左右壁各用2塊板瓦,棺的前後兩端各用一塊板瓦,整個瓦棺為長為120厘米、寬45厘米、高40厘米,瓦棺專用於安葬死去孩童。

  宜昌市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楊華認為,根據對該處古董築發掘,可以推算,前坪一帶在漢代已比較繁華,居住的人口比較多,史載戰國時期楚 國在長江以西,為抵禦巴蜀入侵而在此設立的一個軍事重鎮名“夷陵城”,很可能就在這裡。他介紹,此次出土的這口瓦棺葬,為研究宜昌乃至三峽地區古代的喪葬習俗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古歸州城墻牌坊喬遷新址。秭歸縣歸州鎮政府作出決定,將歸州城的古城墻、城門、牌坊等歷史文物搬遷至新集鎮陶家坡。

  古城歸州始建於蜀漢章武元年迄今已有1780年曆史,當時劉備“揮師伐吳,于歸州築土城,屯重兵”,故歸州古稱劉備城。據記載,明嘉靖40年,因“久雨,地陷城記”,時任知州鄭喬在劉備城廢墟上重建新城,“築土城四百丈,週三裏,崇一丈九尺,門五:東曰迎合,南曰景賢,西曰拱極,西南曰鼎心。”後來又就此規模再改為石城。

  隨著2002年6月1日三峽工程一期蓄水日期的臨近,歸州這有著數千年曆史的古城墻亦急待搬遷。為保護好這批珍貴的歷史文物,讓其充分發揮作用,歸州鎮政府決定,於今冬明春將現有完好無損的500米城墻搬遷到新集鎮陶家坡。隨同古城墻搬遷的還有東門、南門、郭沫若親筆題寫牌名的屈原故里牌坊以及30棵古樹等,計劃總投資70萬元。

  歸州新集鎮坐落于古城歸州以東屈原廟村陶家城,近期規劃佔地50.82公頃,總投資1 .3億元。新集鎮于1996年3月動工,現日産4000噸的水廠已投入使用,10KV高壓供電線路架設18.3公時裏,地埋13.8公里,鋪設有線電視線路17.4公里,地埋10公里,累計開工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已完成9萬平方米,居民搬遷1345人。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