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宜昌是楚文化的搖籃。楚是活動在長江中、上遊兩支主要的古老民族中的另外一支,在當陽沮漳二水之源,楚先祖“辟在荊山”之地,即早期楚文化發祥地之一。
考古發現,在三峽、宜昌地區發現有“巫山猿人”和“長陽人”。新近又在西峽地帶秭歸、興山發現距今約30萬年前的人類舊石器時代遺址10多處。新石器時代原始文化有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還有比大溪文化更早的城背溪和朝天嘴類型。以上這三種原始文化在宜昌西陵峽地帶有考古學地層疊壓關係,以及文化面貌上有承襲關係。在宜昌、西陵峽新石器時代文化層之上堆積和內涵的夏商時期的文化遺存,主要有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和土著文化三種。值得注意的是商周時期的巴文化與楚文化恰好活動在這一帶。由此推測,這三種原始文化很有可能是巴文化和楚文化的祖源。
相傳楚的先祖是祝融。楚有史可考的立國建都歷史達800年之久。熊繹是楚國開國之君主,定都丹陽。早期楚人起源於沮漳流域。荊山,是沮漳二水之源,發源於今保康南漳縣。這就是文獻上所説,楚人“辟在荊山”的地方,宜昌博物館在沮漳河中、上遊發現了幾十處西周楚文化遺存。還有比江陵楚都紀南城更早的當陽季家湖楚城,發現有上千座東周時楚國墓葬和大型王公貴族墓冢。很可能沮章流域就是探討早期楚文化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