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 頁     ► 三峽報道:建設移民 回顧三峽     ► 告別三峽:三峽風光         



三峽截流


  


  1919年,長江入海口處的上海,孫中山先生在他精心編制的《建國方略實業計劃》中,首次倡議在三峽地區興建水利工程。世紀交替,風雨滄桑。近百年後的今天,孫中山先生的夙願即將變成現實——今年11月,三峽工程將全面截流;明年6月1日,舉世關注的三峽工程首批機組將蓄水發電。

  和三峽工程利澤韆鞦孿生著的,卻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百萬移民。據長江水利委員會1992年的調查,三峽庫區最終動遷人口將達127萬多人——相當於兩個卡塔爾或五個冰島的總人口。還有那些“準世界級難題”:庫區沿岸數以億噸計的污水和垃圾處理,2000多處危岩聳立的地質災害防治,三峽文物的發掘與保護……

  和移民搬遷同等重要的,還有三峽文化的重構和復建。隨著水位上升,演義三國文化的白帝城,誕生屈原的秭歸,養育李白、杜甫的古夔州,記錄長江水文史料的白鶴梁,以及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巫山“三遊洞”等,都將或淹或遷。這些神秘文化重構和復建的複雜程度,決不亞於百萬三峽移民。

  但世界級難題的背後,也隱藏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移民遷建帶來的400億元的靜態補償資金、上百億元的淹沒企業破産關閉核呆資金、40多億元的地質災害防治和水環境治理等專項投資,以及對口支援的近百億元資金,將使長期貧困的庫區經濟重構成為可能。移民遷建以來,三峽庫區那些只能容一頂轎子過街的縣城、破銅爛鐵式的“五小企業”、“難於上青天”的崎嶇山道,都在迅速地成為歷史,“在發展中移民,在移民中發展”的目標初步得到實現。(新華社記者 令偉家 劉剛 陳敏 )(據新華社重慶9月2日電)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